标题:净空法师答:如何入佛境界? 内容: 问:如何入佛境界? 净空法师答:《无量寿经》中,有三句重要的开示。 对自己,佛教我们‘住真实慧’;对待别人,佛教我们‘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也就是说,自行方面,真实智慧是最重要的,决不能离开;对别人一定要帮助,给予真实利益。 这个真实利益是什么?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是开示、开导,化是变化,真实之际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为一切众生开示,经过佛的教导,众生明白、觉悟了,能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这就是化。 这三句是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总纲领,其他经很少有如此简单、透彻、圆满的说法。 而我们学习之后,自然会产生一种使命感。 华藏世界与极乐世界皆是真实美满的世界,那就是‘真实之际’。 如何才能入佛究竟美满的世界? 这不但是自己修学的期望,我们也应当像诸佛如来一样,帮助一切众生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人人都能入佛知见、入佛境界,这是真正学佛。 佛的知见,用现代话说,是一个多元的理念,佛的世界是多元文化的落实。 明白之后,心态自然就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开化。 过去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起心动念都为自己。 譬如有人来侵犯、伤害我们,为了自己生命安全,在一般人观念中,应当要抵抗;可是对真正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决定不抵抗。 不抵抗是真实智慧,抵抗会产生一个副作用,就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这个理念,世间人很难接受,为什么难以接受? 不了解因果通三世的事实真相。 所以,在轮回里,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而且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 了解真相之后,就算受人伤害,心地也清净、平和,没有丝毫报复的心理。 要知道,人哪有不死的,死了能往上提升,这是真实智慧。 因此,住真实慧是觉悟之人,不觉悟的人做不到。 但是为了大众的安全,就可以抵抗,这不是为自己,是为社会、为众生,应当要做的。 佛菩萨出现在世间,示现国王大臣的身分,也示现将军的身分,他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 所以,为众生可以抵抗,为自己则没有必要,这是真实智慧。 要如何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 这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要达此目标,唯一方法就是教学。 佛菩萨教化众生是生生世世的,为了令一个众生觉悟,他可以用无量劫的时间,他有耐心、智慧,所以佛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佛菩萨与凡夫不同之处。 凡夫是恨不得这个人越快成就越好,最好在这一生,或者一、两年,或者一、两个月;佛菩萨则不然,佛菩萨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人业障习气重,一生改不过来,岂可勉强? 所以,随顺他,来世遇到再说。 只要他有善根,有丝毫想学的念头,佛都不遗弃,这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非常复杂,复杂的现象决不是我们想像得到的。 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无论在什么境界,心情永远是清净、平等的,不会受外面境界所动摇。 佛菩萨教化众生,遇到上根利智,他的心清净、平等;遇到下下根、一阐提,他的心还是清净、平等,这就是功夫,这是住真实慧。 如果遇到上根利智,喜欢;遇到笨一点的人,讨厌,这就不是住真实慧,这跟凡夫一样住在妄想、分别、烦恼之中。 《无量寿经》中,介绍阿弥陀佛的因地,我们现在也正在因地,因地学因地就方便多了。 阿弥陀佛因地殊胜,如果我们学会了,对于求生极乐世界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世间正如佛所说的‘苦空无常’,我们深深的体会、认识了。 而我们在这个环境里,能得人身、闻佛法,是何等幸运! 正如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今天遇到了,真是无比殊胜! 遇到了这个缘,如果当面错过,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可惜的了。 学佛,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决定要认真努力去做到;佛不许我们做的,就要克服、抑制自己,决定不能去做,这对我们决定有好处。 如果违犯了,就是自己业障太重,自己要觉悟,还要继续六道轮回,下次再得人身、遇佛法,不知道是何时何日了。 我们必须要认清,肯定佛的知见是多元的理念,佛的境界是多元的落实。 这样看经、为人讲经,就不会产生错误。 我们相信必定能得到不同文化族类众生的欢迎、认同,这不仅在经典上读到,在这短短数十年中,我们与一切众生交往,也能体会、证实佛所说的。 因此,学佛讲得最简单,就是要学习以真诚心、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一生任劳任怨。 任劳任怨就是消自己的业障,如果不能忍耐,不但业障不能消除,还天天增长。 消业障才能长智慧,增长业障是长烦恼,是培养习气。 一定要觉悟,而且要帮助别人觉悟。 帮助别人要有智慧、善巧方便,特别是对于不同文化、不同族类,尤其是不同的宗教信仰。 谚语说得好,‘先入为主’,那些人有很坚固的成见,你要如何化解,这是高度智慧,真正的学问。 说法一定要懂得随机、随缘,要记住佛讲的四个原则:‘四悉檀。 ’第一,佛教我们与一切众生接触,要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果然所在之处,能令一切众生对我们生欢喜心,第一步就成功了。 再来可以将我们的觉悟、生活情形,逐渐展示给他看,让他生羡慕之心,然后向我们请教:‘为什么你生活得这么快乐、自在? ’这是先讲果报,再讲因缘,众生容易接受,果报就是自己修学的德行。 先讲因缘,没有看到果报,很难令人相信。 我所提出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你真正做到,把这二十个字融化在整个生活之中,使人家跟你一接触,就深深感受到,他会生羡慕之心,很想学习,并向你请教;他来请教你时,教导他就容易了。 特别在现前时代,特别讲究证据,佛家讲的果报就是证据。 你拿证据给他看,他相信了,然后你再告诉他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 他真正明白了,妄心就没有了,妄想、分别、执着自然消融,真实智慧就现前。 这是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原则、纲领,也是我们末世学佛弟子唯一的使命。 我们自己要入佛境界,也要帮助一切众生契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勉励。 发布时间:2014-02-02 13:27: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