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答:历代高僧大德弘扬净土的概况怎么样? 内容: 问:历代高僧大德弘扬净土的概况怎么样? 印光法师答:及至大教东来,庐山创开莲社,一唱百和,无不率从。 千五百余年来,潜修显化者,多难胜数。 举其尤者,元魏则有昙鸾。 陈隋则有智者。 唐则有道绰,善导,怀感[1],飞锡[2],承远[3],法照[4],少康[5],大行[6]。 如上诸师,悉皆道超十地,德震九重。 无一法而不通,唯此法以是尚。 宋则有永明,昭庆,四明,长芦。 永明则汇禅教律,归于一心,作四料简,偏赞净土。 昭庆则血书华严,社结净行,宰辅牧伯,争先归依。 四明[7]则钞述妙宗,理极观道。 长芦则拟结莲社,大圣书名。 明则有楚石,妙叶,莲池,蕅益,清则有省庵,梦东。 莫不宗说兼通,行解相应。 专重净土,普劝修持。 在昔之时,禅宗诸师,多事密修,殊少显化。 自永明后,率多明垂言教,切劝往生。 如死心新,真歇了,中峰本,天如则等。 至于宰官居士,若刘遗民,白居易,文彦博,杨无为,王日休,袁宏道,周梦颜,彭绍升等,或结社以精修,或著论以敷宣。 如上若圣若贤,若缁若素,异世同音,极力弘阐。 故得莲风大振,普遍中外,滔滔然如百川万流之朝宗于海。 良由华严法身大士,证齐诸佛之后,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 观经五逆十恶,将堕阿鼻之时,若能十称佛名,即得高预末品。 故得无机不被,无法不摄。 如天普盖,似地均擎。 森罗万象,无一不在其中,能出其外者。 诚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由是恒沙如来,出广长舌以赞扬。 诸宗尊宿,发金刚心而流布。 (增广卷四陕西南五台山大觉岩西林茅篷专修净业缘起记)注释:[1]怀感:唐代高僧,善导大师弟子,著有《释净土群疑论》。 [2]飞锡:隐峰禅师,邓氏子。 屡参马祖、石头法席,后于马祖言下相契。 驻锡终南紫阁山草堂寺,大宏净化。 撰《念佛三昧宝王论》。 [3]承远:净宗三祖承远大师(公元712-802)。 [4]法照:莲宗四祖。 居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蒙文殊以威神力,摄入五台圣境,亲传念佛法门。 [5]少康:少康大师(688-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 俗姓周。 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 [6]大行:唐代僧人。 齐州(山东历城)人。 姓氏不详。 又称妙行。 专以念佛教化道俗。 [7]四明:四明知礼尊者(960~1028)为宋代著名天台宗学者,并为《大悲忏法》的编著者。 尊者字约言,俗姓金。 又称“法智大师”、“四明尊者”。 四明(今浙江鄞县)人。 先后撰有《十不二门指要抄》、《别理随缘二十问》等。 净土著作有《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3卷。 发布时间:2014-01-01 00:13: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