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答:净土法门千经并阐,万论钧宣体在哪里? 内容: 问:净土法门千经并阐,万论钧宣体在哪里? 印光法师答: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1]。 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2]。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3]。 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4]。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 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汇三乘五性[5],总证真常。 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 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 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不植德本,历劫难逢。 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增广卷第三印施极乐图序(代撰))注释:[1]十大愿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说十大愿劝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净土。 [2]《妙法莲华经》有偈颂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3]马鸣菩萨著《大乘起信论》有: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 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若观彼佛真如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4]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中说:佛法有无量门。 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 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5]三乘五性:三乘为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五性:法相宗所立。 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一、定性声闻,二、定性缘觉,三、定性菩萨,四、不定性五、无性。 发布时间:2014-01-01 00:09:4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