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最难的布施 内容: 【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 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后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忆劫。 以身布施。】什么叫“初日分”? “中日分”? “后日分”? 这是印度的习惯。 印度这个民族不太注重历史,觉得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记那么清楚干什么? 对于数字一个两个,一万个两万个,开口就是八万四千,就是很多的意思。 印度一年分三季,以四个月做一季,也是一年十二个月。 佛经上讲时间,一天分三时,就是三个阶段。 “初日分”就是上午,“中日分”就是中午,“后日分”就是下午,这三句话其实就是一天。 “以身布施”很难啊! 譬如我们现在输血给人家,或者把眼角膜捐给人家了,有人受伤,需要一块皮去补,把自己身上割一块去帮他等等,都是“身布施”。 另外妈妈生孩子,父母带孩子也可以说是“身布施”,不过看不出来,还布施得很愿意,很高兴呢! 劳碌一辈子,最后被儿女骂一顿,说你这个落伍的老头子,愈骂愈高兴,这就是做父母的布施。 其实严格讲起来,这不算布施,因为父母的爱儿女,是基于自己私心的爱。 又如你爱一个人,愿意为他服务,算不算布施呢? 这是布施的行为而已。 实际上,这是你的疑心,“贪嗔疑慢疑”的“疑”,“愚疑”的“疑”。 我们常常引用龚定庵的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真布施是舍掉自己舍不得的,是一种自我牺牲。 譬如说只有砍掉我的膀子,才能够治好你,我愿意砍掉给你。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布施。 所以“以身布施”,非常难。 为什么这里提到“身布施”呢? 大凡人生在世,有两件事情最难布施,第一件是钱财。 我们常听四川朋友讲一句笑话,“钱、钱、钱,命相连”,那个钱真是与生命一样要紧,所以钱财最难布施。 但是等到要命的时候,绝对慷慨地把钱财付出去,只要保命就好了。 第二件是身布施难。 最难布施的是“我”。 佛现在讲,假使有一个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什么是“恒河沙等身布施”? 我们一个身子牺牲了,算是一个身体布施,自己死了以后,再来投胎,那个身子再来布施,生生世世都拿生命来布施,牺牲自己,为社会为众生,这是以恒河沙那么多的生命来作布施,这个是讲数量之多;牺牲不只一次,牺牲像恒河沙那么多次数,这是讲生命的布施。 其次讲时间,连续的布施。 投胎再来,又来还是为众生再布施,再来还是布施,经过百千万亿那么多的劫数,都是“以身布施”,行菩萨道,这个功德你说有多大? 所以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常有人问我是不是佛教,我说我什么都不“叫”(教叫谐音),为什么呢? 我没有资格当佛教徒,因为我没有办法“以身布施”。 世界上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人,所行的真是菩萨道。 曾告诉大家,二三十年前,我在基隆的时候,一条船在海上碰到了台风,那是海军拍卖掉的旧船,快翻了。 一个有肺病的人在船上,水手拿了一个救生圈给他,他看见一个女的抱着一个小孩,在喊“救命”,就把救生圈套上了母子俩个,自己就不要了。 那个船员一上来看到,急得不得了,东找西找又找一个救生圈丢给他。 他一转身,看到一个年轻人在找板子东找西找,很危急的时候,他又把这个救生圈给这个年轻人了。 他说“你年轻还有用,我又老又病,没得用了”,最后他牺牲了。 这个就是菩萨,在危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 所以我说我不是佛教徒,不能“以身布施”。 你假使多跟我谈一下,我就不高兴了,心想怎么搞的,尽讲,我都累死了。 这就是不肯以身布施,对不对? 假使有人家要你帮忙,多跑一点路,“唉呀! 我那么大年纪,还给你跑”,这也是不肯“以身布施”。 所以真正学佛,“以身布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布施两个字不可以轻易谈,你说这里出十块钱,那里出一百块钱,是布施吗? 你是算过的,这一百块钱拿出来,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还有八千一万在身上,那不算布施。 只有自我牺牲去助人救人,才算是真布施,所以真正的布施之难,这一点须要注意。 至于有些人布施了一点钱,还希望留下一个名字,走过来看看,“啊! 我都布施了,怎么还没有名字? ”那个不是布施,而是施布了,布施倒过来了。 所以学佛要了解布施之难,真布施须要真放下。 这里谈布施没有提到钱财,只说“以身布施”,这样一个人,无始劫来“以身布施”,这个功德当然很大。 发布时间:2015-01-26 16:43: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