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人要简单 内容: 很多人喜欢绚烂,但平淡才是最为真实,而且是持久的。 修行人一定要学会简单,朴素。 比如衣服要色调朴素,用的要简单,不要太花俏。 一个东西太花俏,就容易有问题。 比如说手机,功能太强大的,往往辐射很大。 我用手机,还是用最古老的诺基亚,功能简单,辐射小。 足够了,功能太多,反而浪费很多精力。 修道人吃的用的,都简单,才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修行。 现在人福报很大,想要跑的快,用飞机。 计算用计算机,通话用电话。 看起来方便很多,但是人越来越依赖外在的环境后,内在的智慧却往往容易枯竭。 那些很有智慧的人,生活是非常简单的,像爱因斯坦,据说他同一款式的衣服买了二十多件。 因为他不想为选衣服而伤神。 修行选择法门也一样。 你要修行,就选择一样,然后条条大道通罗马。 你选择念《地藏经》,你一直修,以《地藏经》为主,慢慢等你业障消了,智慧开了,就知道怎么修。 这个主,是很重要的。 不要贪心,听某人说,哪部经功德更大,你就跑那部经去了。 这样子修,一辈子都修不成,而且很乱。 一有问题,你就提起,这个效果最好。 要是孩子不听话,你也《地藏经》,生病了,你也《地藏经》,没有智慧,你也《地藏经》,事业不顺,你也《地藏经》。 念《地藏经》,让你念念归于三宝,有事情就向三宝祈求,多报三宝恩,真心放在这个法门上,放在地藏菩萨身上,你就会得到不可思议感应。 其他法门,念佛,参禅,持咒,这些你就随喜他们功德。 偶尔也可以去念念佛,但日课就是《地藏经》,这样子的生活,就是简单。 不要你真的遇到问题,灾难现前,你就有个东西可以抓住。 当然,我对观音菩萨有感情,我遇到大危难,我就喊观音菩萨来救我。 好几次,都是观音菩萨帮我脱险。 那脱险后,我就回来念《地藏经》忏悔业障。 人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在享受上,尤其是追求物质上。 物质追求是无止境,钱要多少才满足,没有人恩能够满足自己的钱。 所以没有止境。 如果一直来求财的心来学佛,那都会给你带来痛苦。 相反,一个人不求财,都愿意奉献出来时,这时他的财富却反而来了。 但当他发财时,他会很谨慎,不会去享受,而是很认真把钱布施出去。 生活能越简单,说明他内心的能量场越强大。 像迦叶尊者,他福报很大,但他跟随佛陀后,就安心修苦行,日中一食,着粪扫衣,吃的是最差的饭菜。 但他因为修行,而透出的光芒,却让人们都愿意顶礼膜拜。 所以修行,是修到骨子里。 刻骨铭心,真的修行,是让自己骨子改变。 骨子改变后,你会发现,你更喜欢朴素。 大道只有一种运作方式,就是简单。 你看宇宙中,最多的味道,是水的味道,是清淡无味。 但无味却是最高的味道。 一个古建筑,他哪怕多金碧辉煌,几百年后,他就变成朴素的颜色。 修行人到最后,一定会越来越简单。 就像法门一样,你要是越修行,感觉里面越复杂,需要用大脑思维时,这时往往就是走偏了。 学者去研究佛法,会越研究越复杂,最后到抓不透佛法讲什么,太复杂了。 那人体去解剖,去分科,越分越细致,到最后,生病了,根本不知道找哪一科。 好像都对,好像都不对。 所以,复杂多样,是西方人的思维。 那中国人不一样。 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大道至简。 佛教到中国后,六祖将佛法完全中国化,其中一个特征,就是简单化。 简单化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思维,它就有活动空间。 修行人,没有规矩不行,但框框太多了,也是大问题。 比如你说,什么样的人才算有修行,你要怎么定义。 出家的才算吗? 还是持戒清净的才算? 还是去托钵的才算? 所以会说某某人有修行,因为他闭关,不接受供养。 这就是代表有修行吗? 修行,你不要去定义。 每个人都在修行,就看我们有没有本事从他那里学到东西。 一个人越定太多规矩,他就没有生命力。 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才是本来面目。 这个简单,也让佛教保存了他的包容性质。 只要你肯出家,肯放下屠刀,师父都肯收你。 佛教要是没有禅宗,估计到现在也没落了。 禅宗就是要简单,抓出根本就好。 祖师大德问话,只要一句,你回答,也只要一句。 就够了,讲多了,就是多余。 这就是简单。 我常说,修行不要到处听开示,这里听听,哪里听听,今天修净,明天持咒,最后不知道听谁的。 这就是自己搞复杂了。 发布时间:2014-12-19 22:02:1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