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读一读你的父母,希望给你启发 内容: 修行人,应该是很讲感情的。 或者说,很有人情味。 不要把学佛想成了是六亲不顾。 多情乃佛心。 但好像学佛后,或者长大后,会慢慢和父母疏远了,这就是有代沟,我建议你去读一读父母。 我也说说自己吧。 我听父母说,我是家里第五个孩子。 但前两个都夭折了。 面对如此打击,那时他们是如何度过,现在已无法想象。 到了生我时,计划生育抓的紧,生孩子都是偷生的,那要偷生就要躲,父母就跑到山里去躲。 后来生下来,还要被罚款,那又要躲起来。 除了怕被罚款,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 天没有亮,父亲就到山上砍柴,挑山路走五公里,到城里卖换钱来买衣服,还有日常用品,同时供给我们读书。 也就是说生活很拮据。 这时我小时候时,父母的情况。 这个只是个小细节。 那么你要去放大,放大到那时候自己还很小,可能要喂奶。 你去放大,你去想那个时代的人,你会发现。 哦。 原来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不然,我们很容易就忘记了父母当时的情景。 我讲这一点点,只是给你启发,也给我启发。 告诉我们。 父母都不容易,他们有经历过苦难。 现在你学佛了,他们没有学佛,也许不了解你的心态,对你行为反对。 但你去读一读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你会发现,哪怕你有多大成就,当了主席,还是成佛了,虽然你父母不识字,缺点也很多,但他们仍然是你的第一功德主。 要记得,就凭这父母养大我们,给你这个色身。 没有父母给你这个色身,现在还是孤魂野鬼。 以前有个小孩,十一岁,有一天他突然有了神通,然后我问他去前辈子的场景,他说他看到有三个门,一道是关,两个是开。 开着的门都排着人,我就跑去人最多的地方去排队,排了很久,很不耐烦,这时跑来一个老人,跟我说你去另一个门,人比较少的去排。 我去排了,一下子就进去了,就投胎了。 后来我想,排队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去鬼道的。 排队最少的是人道。 我因为一个老人指引,去做人。 那做人也要有有缘父母。 没有父母,也做不了人。 所以说,这就是父母的功劳。 我每到一个庙,都喜欢去看寺院的历史,看他们出过的僧人。 从历史的变化,以及变迁,可以读到许多东西。 你会发现,古人建寺是不容易的,弘法是不容易。 以及他们是如何修行,如何感化众生。 这时就会发现,修行是很真实的。 我很推荐大家去看百年虚云,或者其他高僧的传记,古代现代都可以。 我们可以从中吸收到营养。 才会发现,佛法不是死板的知识理论,他是有生命的。 那不仅你可以读一读父母,也可以读一读你的祖父,你的祖先。 或者你的师父,你的祖师。 或者古代的圣贤。 你会发现,对生命,对修行,对人性,对人情的感情,会更加尊重。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4-11-01 21:44:5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