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内容: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看佛陀给的答案。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 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个美好滋味的时候,那个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 那么,身为一个不真实的滋味,怎么会显现在我的舌根呢? 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是因为我过去有这样的一种布施饮食的善业,所以假借这个饮食把这个善业的力量显现出来,让我感受到一个美好的滋味,是个人的循业发现。 因为你善业还在。 当你把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吃什么东西都没有滋味。 因为这个滋味是从哪里来? 是从业力而来嘛! 所以它只是个人的循业发现的假相,但是它的本质,当体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世间上的饮食,我们应该说它有无量味。 你看福报大的人吃东西,它的味道特别美;我们福报比较差的,吃同样东西稍微差一点。 你不相信,你把这个面给饿鬼道吃,他吃得很痛苦。 你看目犍连尊者,一个阿罗汉,在定中看到他的母亲堕到饿鬼道去,他也是去托美好的饮食给他母亲。 他母亲把这个饮食放到她嘴巴,到喉咙地方的时候,变成一团猛火。 怎么这个美好的饮食跑到您的嘴巴变猛火呢? 因为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饮食不真实。 这饮食要是真实的饮食,那进入到她的嘴巴应该还是一样美好的饮食。 因为它是虚妄相,所以目犍连尊者很紧张啊,去禀告佛陀。 佛陀说,你要能够斋僧,一方面叫你妈妈忏悔。 目犍连尊者就用他的物质供养大众师,一方面他妈妈忏悔,后来才把这个业转过来。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天鲁国的人民在海中抓住一只鸟。 这个鸟非常漂亮,就像天上的凤凰一样。 鲁国的国君非常喜欢这只海鸟,做了一个很大的笼子把它保护起来,每天要仆人为它搧扇子,而且把他宫中最美好的饮食、酒肉都盛给这个海鸟吃。 结果三天以后这个海鸟死掉了。 这国君说为什么? 大臣说:海鸟的饮食跟我们的饮食是不一样的。 你拿我们美好的食物,对它来说刚好是毒药。 所以这个饮食是不真实的,每一个人循他的业去发现他个人的饮食,这个就是所谓的循业发现。 所以你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食存五观? 你看你每天这样子念: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你这样念的时候,你产生惭愧心、感恩心。 这种惭愧心、感恩心生起的时候,你再去吃饭,特别甜美,是这个道理。 这个饮食,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它会变化。 这个就是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发布时间:2024-12-03 06:10:0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