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 内容: 丙二、迷真起妄真本无阴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阿难! 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那么我们在破五阴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阴的本质,它到底是真还是妄。 我们把真、妄做一个说明,这是更高的层次了。 你学佛以后,要做两种判断:第一个、判断什么是善、恶? 这个是基本功。 什么是功德相? 什么是过失相? 什么事情会让你痛苦? 什么事会让你快乐? 比方说杀、盗、淫、妄,这是过失相,这个会让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功德相。 所以你要学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断善、恶。 什么是善法? 什么是恶法? 这是你学佛的第一个基本功。 第二个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么是真、妄。 那么真、妄的基本定义就是,真实的东西,它要永恒不变,它不能改变;虚妄的东西它是暂时的,它变来变去的。 我问你,从这个道理,你的五阴身心是真是妄? 当然是虚妄! 你今生长这个样子,你今生是一个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来生变成一个男人,你就不是这个五阴了。 五阴,它是因缘生暂时有的,所以叫虚妄。 虚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暂时存在,暂时存在这叫虚妄。 那真如本性就不一样你的清净心,你今生是清净心,来生还是清净心,只是你不去依靠它,你不去认同它,我们喜欢跟着五阴的感受在一起。 所以真如本性是不变的,那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把真、妄做一个区别。 一、真本无阴好。 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说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如此的真实,而充满了光明。 而且这当中又充满圆满清净的功德,真如本性是清净光明而充满圆满功德。 所以从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来说,没有生死轮回,也没有烦恼业力,乃至于整个外在的虚空,都是因为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出来。 那么这样子讲,五阴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为业力的变现。 所以这个五阴身心,是我们一念精纯光明的心性当中,由于一念的颠倒妄想,加上生死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就好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演若达多是佛世时候的一个人,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他照镜子,照镜子,他突然看到自己的头不见了,只看到一个黑影,这整个头的面目完全消失了。 那他就很紧张,其实他头还在,但是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身上的头,他宁可相信镜子上的影像,就是迷头认影。 他不相信自己的头还在,因为他看到镜子上的头不见了,所以他以为他头消失了。 就是我们凡夫,本来面目是清净光明的,但是轮回以后,由业力变现一个暂时的果报体,我们宁可相信现在的身心世界,而不相信你原始的真如本性,这个就是真本无阴。 就是真如本性本来就没有五阴,那么五阴是怎么来的呢? 二、迷执故有妄元无因,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在妄想中立因缘性。 凡夫是在一念的颠倒妄想当中,建立了各种因缘。 说你今天富贵,富贵为什么它是暂时的? 佛陀的富贵为什么能够永恒的富贵? 佛陀的富贵跟常、乐、我、净相应,因为他的富贵是从真如本性开显,他的本质是不生灭性。 我们凡夫的富贵是打妄想打来的,是透过一种布施的妄想,用透过一种想象的学习而来的,不是真如称性而起的布施。 所以我们凡夫的因缘都是从生灭的妄想建立的,所以我们的所有果报通通不牢固,因为因地就有问题,我们凡夫的因缘观是从妄想而建立因缘。 你打布施的妄想,所以产生暂时的富贵;你打忍辱的妄想,产生暂时的庄严;你打嗔恚的妄想,使令你暂时的丑陋。 所以外道迷因缘而建立了自然。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其实因缘也好,自然也好,从佛陀的角度,这都是一种错误的分别。 所以阿难,佛陀知妄所起,说妄因缘。 佛陀为了恒顺众生的因缘,所以暂时说:诸法因缘生。 三、阴本妄想众生的因缘,其实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在《法华经》上说,佛陀说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他说,一种是随智说。 随他说就是说,佛陀对于众生根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佛陀不讲他自己的知见,佛陀随顺众生的知见。 就是说佛陀随顺众生先讲诸法因缘生,各有各的因缘。 你因为布施的因缘成就富贵,你因为悭贪的因缘而产生贫穷。 所以怎么办? 很简单,改变因缘。 你把悭贪的心改成布施的心,这个就是修行。 其实这个不是佛陀真实义,因为因缘法是生灭的。 从佛陀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切唯心造。 每一个人都是从真如本性当中,一念的攀缘心,从真如里面现出各种的影像出来。 其实这些影像从成佛的角度,通通要消灭的。 诸位,有一天,你要开始成佛的时候,我们现在所有的念头通通不算,连善念都不算,因为通通是攀缘心,通通没有用。 一旦一个人到内凡位,我们现在外凡位,到内凡加行位的时候,要入初地之前,他一定要经过破妄显真,就是彻底的把妄想洗干净。 为什么禅宗讲,修行不能有善念,不能有恶念,说的是对的。 因为凡夫的善念是一种生灭的攀缘心,从成佛的角度是不能用的。 当然,我们刚开始标准不要那么高。 所以佛法刚开始先从安乐道先讲起,安乐道就讲因缘生嘛。 那说,哎,虽然都是暂时的,我布施是打妄想,那暂时的快乐好过没有嘛,是吧。 佛陀鼓励你布施享受几劫的天界的果报,也好过你在三恶道嘛,是吧。 佛陀他的意思就是说,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这句话很重要! 佛陀的因缘观是从众生的妄想安立的。 反正你也改不了打妄想的习气,叫你不打妄想也不可能,对不对? 那你要打就打一个好的妄想,你懂吗? 你反正要打妄想,是吧? 叫你无念也不可能嘛,你反正要打妄想就打极乐世界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打持戒的妄想,好过你乱打妄想,是吧? 其实从真实义来说是,没有妄想是最高境界。 没有妄想,真如本性显现出来,那称性的,那是不生不灭称性的功德。 他的意思就说,五阴不是好东西,诸位,但是你没有它也不行,这句话没有矛盾吧! 就是五阴是生死的根本。 说,那我不要五阴,你也做不到,你初地之前做不到没有五阴。 所以我们先要怎么办呢? 诸位,我们现在要讲出结论了。 我们的态度,对五阴就是借假修真,借而不住。 就你不能投入,但是也不能排斥它。 因为我们说过,你没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力,你也摆脱不了现在的五阴,就路还家嘛。 我们现在已经搞成这个五阴身心了,你现在把五阴摆脱了,你就永远离不开五阴了。 五阴本来是没有,但现在已经有了,所以你就正确的面对它,这就是我们讲这个经文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4-11-24 06:30: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