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老生常谈,我们来重温佛教里的这个布施 内容: 提起这个布施,大家都不陌生,都觉得只有将自己的金钱或者是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才叫布施,如果你单纯的这么以为的话,那你就是大错特错了,末学在这里就跟大家重温一下这个布施的含义:(1)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 (2)指佛教用语,人的行为。 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种类有三种: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 布施是治贫穷的福田。 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就有了自利的可能性。 布施的因缘非常微妙,不可以用我们一般人的心量与眼界观察人生与事物。 明白了这样的道,则身处逆境、顺境,都能坦然相待,不怨声载道。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 布施是治我执悭贪的妙药。 众生的病根是“我”。 因为了我,人们才会有贪心,并且这种由我执而引发的贪心之病,无量劫来一直缠绕着我们每个人,致使轮回不息,不解脱。 佛陀时代,有一位贫穷的妇女总是跟在佛陀的后面占便宜。 因为佛陀每次讲法后,都有丰厚的供养,佛陀转施于她。 一次,佛陀为度化她,就对她说:“只要你说出不要,食物照样会布施给你。 ”可是,贪心极重的她,竟许久说不出“不要”两个字。 此时,这位妇女才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悭贪。 以此反观自己,应该“内自省也”。 南怀瑾大师开示:“愈是想占有的人,愈是最贫穷,愈是布施出来的人,愈是最富有。 真正伟大的事业是付出,而不是据为己有”很多人都想赚钱,想发财,但始终不能如愿以偿,总是那么贫穷,这肯定是前世做过偷盗的恶业,因为偷盗的果报是贫穷。 命中有财,才能发财;命中没有财,总追求钱财,做发财的梦,没有用! 你要相信因果,要诚心忏悔,这样才能消除偷盗的恶业,消除贫苦的果报。 你若想发财,就不求回报地多付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不管是钱财还是智慧。 佛法里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是去付出,这样你才会财源滚滚。 发布时间:2024-11-22 12:16:0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