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中般若的含义 内容: 般若是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妙智慧,微妙智慧,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微妙智慧”,因“智慧”二字不能尽表其义,是以经文中仍用音译。 从修证的次第来说,般若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文字般若:是指佛陀所说的经教文字,或其弟子所说的身教而引生的智慧。 文字般若的范围甚广,不独指经典文字,还包括言语、图表、符号等都可以摄入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大智度论记载:“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两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 其性本空,实无有相知这无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 菩萨知这空慧,加以观照,而发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观照般若。 第三实相般若:是指法界诸法照实的本相。 大智度论记载:“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 ”这就是说的实相般若。 心经记载:“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从文字般若而引发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证实相般若,是修学的次序;因文字般若属闻慧,观照般若属思慧,实相般若属修慧。 发布时间:2024-11-17 11:33:0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