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学《法华经》生生世世都受益 内容: 丙一、莲华二义:一、出水义,出离污泥浊水故。 二、开敷义,以胜教言开真理故。 四种莲华:一、泥里莲华,喻凡夫心中妙法。 二、浊水莲华,喻二乘心中妙法。 三、清水莲华,喻菩萨心中妙法。 四、出水莲华,喻佛心中妙法。 好,那么为什么这个微妙不可思议的心性功德的妙法门,用莲花来比喻呢? 因为它的特性跟莲花两种特性是相同的:第一个,出水。 莲花虽然在污泥当中,它出污泥而不染,显现我们本经的自性清净心,就是一念心性即空这一块,显它的本体是清净,即空。 第二个,开敷义。 就是莲花一开以后,华开莲现,显现心性的功德,显现莲花的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心性有空假两观,即空就是本自清净,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诸位! 《楞严经》比较偏重在显清净这块,它是偏重在破妄。 其实《楞严经》也在观一念心性,它某种程度也是会归到一念心性,但是《楞严经》所会归的偏重在自性清净心。 《法华经》的会归,偏重在即假,就是观十法界十如是,我们后面会说到,偏重在会归到自性功德力。 所以,反正你一念心性,从破妄的角度,当你要消灭什么东西,你就告诉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烦恼不可得,业力不可得,老病死不可得。 就是,当你想要在生命当中消灭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观它的清净,就是莲花的出水。 当你想要成就一种功德,你说我布施,我做不到。 不要这样讲。 你做得到,因为你内心就具足布施的善根,你要跟着你的心性走。 布施是很正常的,悭贪是不正常的,是因为轮回里面你受到很多环境错误的熏习,受到很多的不正确的思想的教育,这个都不是你本来的。 你把灰尘拨开来,这个镜子就显现了。 所以当你想成就什么功德,你做不到的时候,你就忆念: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它是这两个空、有的操作。 丙二、四种莲华。 那么这样子的莲花就有四种情况:我们凡夫学了《法华经》,叫做泥里莲华。 我们现在还有烦恼、业力,但是我们心中已经成就妙法。 我们的莲花虽然很小,但是已经有莲子了。 如果是二乘人,阿罗汉学了《法华经》,他的莲花好一点,从污泥里面往上跑,已经离开了污泥,变成浊水,碰到了浊水。 大乘的菩萨学《法华经》,他的莲花再往上长,已经脱离了浊水,变成清水。 佛陀学《法华经》,那是虚空的莲花,他连水都没有了,那是出水莲华,真空妙有。 所以,我们现在学《法华经》,叫做污泥里面的莲花。 我们《禅观与净土》有一个课程叫做功德篇,师父还没有讲,但是我有在做一些准备。 净土的功德篇有两块:一个是《无量寿经》的功德篇,一个是《观经》的功德篇。 但这两个功德篇在利根的上辈、中辈没有太大差别,最大的差别在下辈。 《无量寿经》的下辈它是修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是上中下辈都要修的,所以《无量寿经》只要往生,这个人一定是标准的好人,坏人不会往生的。 《观经》不一样。 《观经》的下辈,它的下品,基本上都是造恶凡夫,什么五逆、十恶。 但是不能毁谤正法,因为谤法是邪见。 罪业可以带业,邪见那就不能往生。 它是不能毁谤正法,其他的五逆十恶是可以带业往生的。 有人就问智者大师,问他《观经》。 《观经疏》说,为什么《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都是善人,《观经》能够摄受五逆十恶的众生呢? 智者大师说,《无量寿经》是专修事修的,这个人他没办法内观真如,所以他对烦恼业力没有抗拒力。 临命终的时候起烦恼,遇到那个地狱的火现前,转地狱的火成金莲花,他没那本事,所以他必须要乖乖地守规矩了。 因为既然那水沟你跳不过去,你就好好地绕过水沟。 这个东西你要务实,你是什么根机,你就要走你自己相应的路,因为《无量寿经》是摄受事修人。 《观经》是强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它是有理观的智慧,所以他造业只是一时胡涂。 理观的人当然就不一样了。 他遇到烦恼,只要稍微让他静下来,稍微回光返照,他能够灭业障如翻大地。 所以《观经》能够容受五逆十恶的罪业,因为他理观强。 就是他本质善根是强的,他只是一时造恶的。 所以,这样讲的话,每一个人真的不一样。 但是如果从你自己栽培的善根,也非常公平。 就是,你学了《法华经》,未来遇到恶因缘,你产生的反转力量会和一般人不一样。 你叫做什么? 你是污泥里面的莲花,你不容易受到污泥的干扰,你那个功德的成长也容易相续。 诸位! 如果我们今天是污泥的玫瑰花,后果怎么样? 那就不太妙了,是吧? 玫瑰花肯定被污泥污染。 因为莲花的叶子是很特殊的,脏东西泼上去它不会沾的。 如果我们今天愿意静下心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把心中的莲花种下去,我告诉你一句话就好:你生生世世受益! 在你的成佛之道,都会因为你今生学《法华经》而受益,不只是今生。 莲花会开会谢,莲子永远就在那里,叫做金刚不坏种子。 发布时间:2024-11-11 06:16: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