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内容: “须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何以故?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 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 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 于意云何? 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 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须菩提!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u)】指良家之男子。 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 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 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 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善男子经〉云(大正2·275a)︰‘有不善男子、善男子,(中略)云何为不善男子? 谓杀生者,乃至邪见者,是名不善男子。 云何善男子? 谓不杀生,乃至正见,是名善男子。 ’就是说什么是不善之人呢? 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之人。 什么是善男子呢? 善男子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的人。 发布时间:2024-11-10 10:07: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