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觉得呢 内容: 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 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 给自己算就不灵了,他要找别人给他算,他没有办法算自己,自己是当局,别人是客观,站在对方,客观。 命它有数,有数换句话说,它也不是一成不变。 还是佛经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人的命运也跟着念头转,随着念头生,念头善,他的命运往好的这方面转;念头不善,心行不善,好命运变成坏命运,会变的。 不要感叹上天安排的命运不公,其实,上天并没有给你安排什么命运,因为,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看你能不能握住。 看看下面这篇文章,悟性好的人就能够从中体会出人生感悟。 我常常仰望天空,心里想:如果天空白天失去了太阳、小鸟、白云,晚上失去了月亮、星星、银河的点缀,它将显得多么寂寞。 传说中的海是那样神秘、遥远、浩淼……于是,背起行囊,向远方流浪。 也因为无力在深深热爱的故乡厚土上,打造一份所谓文化人的精致,只好远离故乡去追寻自己的梦。 一直以为教育乃民族之大业,中华之脊梁,国人素质之根本。 我原本愿步陶行知大师等教育前辈之后尘,向他们一样奔忙于这条大道上穷其一生,浇灌出茁壮、卓越的民族之花。 可是,生活使我越来越失望于自己远离了陶大师的要求:“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是道德。 ”可我又无力阻止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散失了道德,乃至把教育者的责任丢到了脑后。 我总以为,人终其一生,为其善良的品质,可以屹立于人性丛林中经久不衰。 然而,一个人学习、完善、并终生拥有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达到至善的境界,需要承受多少世俗的风霜呵! 我只有祝福这个世界更美好些,更完美些! 这样人性才会更善良些,更完美些吧!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水以其至柔、清纯、博大,包容一切,滋养万物。 试想每一种生物,哪一个离得开水? 而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积属于海洋,说明了水之浩瀚、博大、宽容……亦如我们的父母,永远包容、牵挂着子女,直到生命的结束。 而我们的许多子女,却可能一生只记住了父母给了他们多少钱,而忽略了计算父母一生为他们付出了多少爱。 有人不明白,哲人为什么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那是因为你每天在成长,你却忘记了。 其实,人生犹如我们每一天的日子。 有风雨、有严寒、有黑夜、有悲伤……但无论风雨多猛,黑夜多长,终于会雨后天晴,红日高照。 所以人生的欢乐总是多于失意、忧伤。 亦如晴朗总是多于阴霾。 也所以我们迷恋人生,除非万不得已,始终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走上绝路,皆因为缺少坚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还有一些人自甘堕落,走上犯罪的道路,自我毁灭,皆因为缺少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以至于从小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不能自拔,最终走上了毁灭的黑暗之路。 他们不懂得生命来世上一遭不易,我们不应该轻易让它消逝。 应该抱着“不喜轰轰烈烈死,岂愧碌碌无为生”的良好心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为它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曾经在火车上,碰到一个健康,但跪乞(见到每一个人叩一个头)的十三、四岁男孩。 感而叹之:“放弃尊严以敛财,实不可取。 ”对面的大哥是一个军人,也断言:“那个孩子将来不会善良的。 ”沉思良久,觉得“人除非万般无奈,否则,不应该以放弃尊严求生存! ”这便我又一次感悟到我们教育的某些缺失。 一路上尽可能的在读书中生存,使我明白了世间的成败得失引发人的烦恼,盖原于人们太在乎它。 所以人生的喜、怒、衰、乐,演译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其实人人倘能将成败得失,以淡泊的态度看待它,人生也就会多一些欢乐,少一些痛苦。 人生之仇恨也莫不过如此。 自己的利益遭受到别人的威胁,自已得到的少了,别人却得到的多了;或者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变成了别人的,难免心有不甘。 随之就产生了仇恨心理,并施之以报复。 如此仇恨变得变本加厉,直至把你淹没到毁灭中去了。 最后不是他毁了你,就是你灭了他。 这使我明白了,我们必须记住:“任何时候,仇恨和报复都不能化解仇恨,相反只能激起仇恨和报复,只有宽容可以化解人世间的任何矛盾,我们必须牢记它。 ”其实,仔细想想,真的何必呢! 许志摩先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感慨,何其经典! 天下那么大,哪里没有自己追求的目标? 只要你用心付出,不会没有丰厚的回报。 人生万事莫不如此! 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寸利,大到恋爱中的取舍,只要放开胸怀,有谁能保证,一时的得到就是永恒? 相反,一时的失,或许奠定你一生的成功。 佛家的“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早以惮释了个中道理。 因此,人是大可不必沉浸在仇恨里,消耗自己的生命的。 再说“公平”一词,在人的一生中,其实也显得相当苍白。 因为无论有多么公平的“尺度”,都最终掌握在某些人手里,当人来操纵衡量一切的时候,难免加上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又怎能达到绝对的公平呢? 人只有学会宽容的看待一切,才能体会到世界的公平之所在。 假如你让一个每天酒足饭饱的人,去体会一个每天饥不裹腹的人的心情,他怎么能理解呢? 由此可见,理解也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或特定的环境里。 读书实在是一件很享受的人生大事。 在书本中,那些伟人、大师的言行,深深教育了我,使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信心和希望;也使我明白了“人不一定使自己伟大、崇高,但一定可以使自己活出自己的目标和希望。 ”你必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拯救你,也没有人轻意相信你的能力,在许多时候,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其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许多时候,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去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那么,谁会相信你,并支持你呢?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让一个充满希望,拥有坚定信念的人倒下。 因此,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我们有时候倒下,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先倒下了,所以我们失败了……“自古雄才多磨难”古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必须经历和承受挫折、困苦磨励,才会达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境界。 因此,渴望成才,希望在人生中活得精彩,想做出一番什么事业、成绩来的朋友,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吧。 记住,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说,不好的命运遇到高明的人,他真能够修行,他还是能修得大富大贵。 所以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法。 中国第一部经叫《易经》,易就是很容易,很容易产生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这变化多快,所有一切现象的变化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完成的。 速度太快了! 你这个善念要能保持个几分钟,几秒钟都很难得,要长年保存,你的命运怎么会不改变? 哪有这种道理? 时间愈长变化愈明显。 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 在自己,不在别人。 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那是业力来的,过去善业恶业,善恶业来的,自己做不了主。 发布时间:2024-11-09 11:35:5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