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 内容: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 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想要解脱,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 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所谓的“难关”,也只不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最高境界的处世艺术是不妥协却能适应现实,而极端不幸的个人素质是尽管不断地妥协却总是达不到适应现实的要求。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 Georg)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 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东野圭吾《白夜行》回忆,是一种内心的谣言。 ---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杜马岛》和好友们说说你的新鲜事. .. 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随波逐流、不管对当下思想认不认同都随之起舞的应声虫。 ---乔治·奥威尔世界只有一个,就是此刻压迫着你的这个,你也只在这一分钟活着,就是此刻这一分钟;而唯一的生命之道,就是接纳每一分钟,视之为独一无二的奇迹。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我们应当像文学一样说话,而不让文学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王小波个人并不是经常找到休息的机会,只有作为人的自我,作为一个楔形的内核,才能获得休息。 抛弃了外表的个性,你就抛弃了那些烦恼、匆忙、骚动;当一切都集中到这种和平、安宁、永恒的境界之中,于是某种战胜了生活的凯旋的欢呼,就升腾到她的唇边。 ---弗吉尼亚·吴尔夫《到灯塔去》不降志,不屈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胡适快乐属于那些选择了孤独的人,因为你是从那儿来的,而且你还要回到那儿去。 ---《托马斯福音》(Gospel of Thomas)一对年老夫妇,一起走过大半辈子,多年来他们每晚睡前最后一刻必定会跟对方说一句:我爱你。 别人问他们为什么有这个习惯,丈夫说: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假如我们其中一个第二天没有醒来,我们在人生里留给对方最后一句说话就是这三个字。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 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朱光潜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 ---弗朗索瓦·费奈隆(Francois Fenelon)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感到惬意,如同它是一炉旺火。 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的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表示自己对无论何事的看法。 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人们常常用咄咄逼人来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丧失了人的尊严。 我等待,我观看。 恩惠也许来,也许不来。 也许这种既平静又不平静的等待就是恩惠的使者,抑或恩惠本身。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一个人在他的信仰上站得越不牢固,他就越要用双臂紧紧抱住那些使之区分于其他信仰的教条不放;相反,一个人在他的信念上站得越牢固,他就越可以自由地把双手伸向那些与他信仰不同的人。 ---弗兰克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威尔·鲍温(Will Bowen)《不抱怨的世界》正如对幸福的寻求是自我欺骗一样,一味追求一颗善的良心只会使我们失去发现它的机会,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变成了伪善的人。 ---《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形坚强。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arker.)---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当前的目标并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发布时间:2024-11-08 11:16: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