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中国,普通僧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内容: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 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实十分清苦,同时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寺院僧人日常进行的几项活动:朝暮课诵朝暮课诵,又称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的总称。 因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僧众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称为“朝暮课诵”。 早课早殿时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 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轮流念这两堂功课。 晚课晚殿有三堂功课,即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礼拜八十八佛和诵《大忏悔文》;放蒙山施食。 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祈愿自己往生净土。 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礼拜、申述自己改悔罪恶的愿望,是可以灭罪的。 蒙山施食仪是宋代外国甘露法师所作,他依据《救拔焰口饿鬼经》以及《水陆施食法》,以“威德光明如来咒”及“甘露咒”为主,集中各种密教的咒语,制定《施食仪》。 在施食时,先准备一杯净水及一些米。 行者(放蒙山者)作一定的观想,口中念诵一定的咒语,双手作一定的手势,三密相应,就能成就施食。 明清以来,早晚课成为寺院共同修行的必修课。 但是,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有些寺院五堂功课全部念完,有些寺院则没有。 而且,在腔调上也有所差别,但总体上是统一的。 布萨诵戒布萨,又称为布沙他、布萨陀婆、逋沙他,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共住,说戒。 即比丘每半月齐集布萨堂,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的行为是否合乎戒本;如果有犯戒者,应该在大众前忏悔,使比丘都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 另外,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也称为布萨,谓能增长善法。 坐早班香禅僧回到禅堂,脱去袈裟,换上便袍和便鞋,然后参加“跑香”。 当维那高喝“快”时,众僧便开始疾走,这就叫“跑香”。 他们跑成几个向右绕的圆圈。 距中央佛坛最近的是清众(普通僧人),外面一圈是些文职僧人,最外面一圈是班首和维那,离得较远的是“散香”。 “散香”手里直举着一根4尺长的竹棒,每走几步,就用竹棒敲一次地,提醒僧众不要在跑香时胡思乱想。 在经过佛像和方丈座时,不能用竹棒叩地,以表示敬意。 7点钟时,打板三下。 禅僧们依次落座。 进门右边是班首,左边是维那和他的两个助手,西边的最高位是“书记”,最低位则是“参头”,东序则是从祖师到侍者,僧值则总是坐在临近前墙角处。 这时,禅堂里的禅僧们,直坐在凳子上,两眼注视着不远于第三排,不近于第二排的砖上,脊柱保持平直,控制着呼吸。 为保持肃静,绝对禁止讲话,如果有东面的禅僧讲话,维那就拿香板打他,如果西面的禅僧出声,则由在场的班首打他,但不能用香板的尖端打人,也不能打人的脸部。 每过一炷香的时间,巡值就做一次3至6周的巡视。 第一周,巡值要看看椿凳下面哪些鞋子摆得歪歪斜斜,然后叫那位僧人把鞋子放正。 一个巡值只有巡行一炷香的职责,一炷香燃尽后,他便回到自己的座位,把巡香的责任交给下一位巡值。 8点钟,引磬声响,早班香完毕,由维那发出讯号,僧众起来第二次“跑香”。 过堂过堂,是出家人吃饭的别名。 因为出家人原则上过午不食,只吃早餐与午餐,所以又可以称为“二时临斋”。 “斋”从广义来说,指清净身心,谨防身心之懈怠;从狭义来说,则指八关戒斋,或特指过午不食的戒法。 所以,能持守过午不食的戒法,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吃的食物,或法会时所供养的食物,称为“斋食”。 另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也称为斋,这类法会则称为“斋会”。 早粥僧众们听到远处打竹板的声音,那就是即将吃早饭的讯号。 这时,在大殿里,掌管香烛的僧人将一大碗粥供奉在佛像面前。 大约6点钟,木鱼梆声敲响,和尚们都去斋堂吃“早粥”,这是僧人们一天里的第一餐。 在斋堂里,和在大殿上一样,众僧按照职位高低,坐在东西向的狭长桌子后面。 职位越高,座位越靠近后面中央,方丈坐的位置在一尊低佛像后面。 这时行堂(斋堂管理者)早已替僧人们盛好了早粥。 在吃之前,僧人们先要念《供养咒》,然后服侍长老的侍者从佛像前的碗里取出7粒米,放在庭院中一个廊柱的小木板上,并弹指向饿鬼施舍食物。 早粥时,僧人们不仅要肃静,还要集中思想作“五观”,也就是五种思想。 这五观是:一观食,观想、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二观身,思量自己的德操,如何补不足;三观心,即观想如何防止贪心而不犯过失;四是正视良药,即把吃饭视作吃药一样,是为了滋养身体;五是成道业,把吃饭看成修行,吃饭是为了成就道业。 吃完后,念《结斋偈》,僧值布置一天的工作,然后排队离开斋堂,各回住处。 午饭及3次茶11点钟,在众僧坐禅和第二次跑香之后,他们前往斋堂吃午饭。 午饭通常是将各种蔬菜和豆腐煮在一起的“罗汉菜”,其食法和规则与早粥一样。 吃完午饭回禅堂,清洁洗漱后开始行香。 数分钟的行香后,各回其座,等板敲二下时,饮“二板茶”。 禅僧们一天坐禅,共有3次茶送到他们的座位上,这是第一次。 茶与禅很久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不过,现在送到这些禅僧座位上的,也不过是热开水罢了。 发布时间:2024-10-21 10:46: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