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违缘是什么意思?《心经》为何能遣除违缘? 内容: 违缘,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 又作逆缘。 与‘顺缘’对称。 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 《心经》所讲的是空性精华。 我们之所以会遭遇恐怖、灾难、违缘等侵扰,根本在于对人我和法我的执著,倘若证悟了无我空性,断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一切魔障就没有猖狂的余地了。 《心经》宣讲的是最殊胜的般若空性,以此空性的威力,再加上《心经》的加持力,内外密的一切违缘都能被遣荡无余。 所以,佛经中专门有《般若心经回遮仪轨》,里面就说往昔帝释天怎样祈祷,我们也如是祈祷的话,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都会化为乌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回遮仪轨》【加倍咒】 (三遍)嗡桑巴Ra桑巴Ra,波玛纳萨Ra,玛哈臧巴巴,吽帕的,梭哈。 此咒摘于《噶当祖师问道语录》为度母传与阿底峡尊者,其功德能使念诵增上一千万倍注音:嗡:ong 臧:zang 吽:hong【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菩萨贤圣僧,直至菩提自他竟皈依;为利一切如母诸有情,愿证诸佛般若究竟义。 【称念圣号】:(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礼赞】:无可言思般若度 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 三世佛母我敬礼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终)南无敬礼师,敬礼佛,敬礼法,敬礼僧,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我之一切真实语,当愿成就。 如昔时天王帝释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 如是我亦思惟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念诵,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愿皆遣除,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来亦不去 不一亦不异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回向文】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念诵方法为:1 将心经念诵三遍。 其中第一遍需要念诵开始的偈子“无可言思般若度……”,后面两遍直接从经文“观自在菩萨”开始即可。 每一遍念诵经文到最后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咒的时候,咒语可以念诵多遍。 这个没有一定数目。 2 接着念诵“南无敬礼师……”,直到“愿皆遣除”,拍一下手。 再从“南无敬礼师……”开始念诵。 如此三遍,最后一遍才念完后面的“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直到“我稽首礼佛”。 其中念诵“愿皆遣除,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这四句每念一句也要拍一下手。 3 上面两步完成算一次。 发布时间:2024-10-16 10:04:0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