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慧法师:生死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内容: 把这座寺院修好了,本人刚好八十岁。 在修复这座寺院的过程中,本人就再不做其他事情。 勉勉强强修复了这座寺院,如果还能留有一年两年的话,那就勉强当两年的住持。 我想,有这么个愿望、愿力的支持,最好能够活到八十岁。 否则的话,自己就看不到这座寺院究竟是个什么结局。 人命无常,朝不保夕。 想要活到八十岁实际上也是一个妄想。 人一辈子就在妄想当中转来转去。 有一些妄想对佛法有利,有一些妄想对个人修行能够起一些推动作用。 但是这些妄想是善的,对了生脱死就有帮助;是恶的,就没有帮助。 不管是善是恶,都是妄想。 讲到修行用功,就要把这些妄想一起放下。 出家人在做事的时候,要提得起放得下。 事情在做,不要去执著它。 究竟是是、是非、是成、是败,一切随因缘条件而发展。 个人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努力创造善因善缘,其他的办法没有。 所以随时提起来,随时放下。 如果心存执著做某件事,那就压力很大,苦恼很多,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好。 因为任何事情要成功,都是时节因缘的作用。 时节因缘到了,水到渠成,就有成功的希望。 有些事情时节因缘没有到,无论怎么打妄想怎么努力,也不见得有效果。 我们打七就只剩下最后几天,五个七说起来有三十五天,但是光阴迅速,转眼之间,三十五天就快结束了。 从起七的那一天我就在讲,打七、坐禅、做功夫,目的就是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要开悟,禅以悟为本。 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法华经》的主题。 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因缘是什么呢? 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 佛的知见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 佛之知见人人本具,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明了。 佛陀他老人家慈悲,讲了千经万论,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我们学佛也是为这件事,也是为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离开了这件事就没有佛教,离开了这件事也就不需要学佛。 这是学佛的一件大事,是学佛的宗旨、学佛的根本目标,更是修行的根本任务。 怎么开呢? 打开。 扫清了烦恼,扫清了障碍,就打开了我们通往佛之知见的大门。 怎么示呢? 指示。 谁来指示呢? 佛陀他老人家说了这么多的法,以法为路标,跟着这些路标,朝着佛的知见的方向努力。 怎么悟呢? 觉悟、明悟、证悟。 证悟什么呢? 佛的知见。 也就是人人具足的如来藏性、真如佛性。 最后入佛知见。 就是究竟与我们自己的佛性、法身、如来藏合二为一了,再没有彼此,没有距离,那就进入到佛的境界,所以叫入佛知见。 进入到佛的境界了,那就是修行有了成就,有了究竟的把握。 小乘证得大阿罗汉果位;大乘七地、八地以上,乃至究竟成佛。 到了八地菩萨是不动地,不会再退步,不会再走弯路。 初地是见道位,二地到七地是修道位,八地以上是无学位见道、修道、无学道。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四个字是我们进入佛境界、佛知见的次第。 修行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起坐云为,搬柴运水,开单展钵,行住坐卧,都不要忘记这件事。 随时提起,随时提醒,随时觉悟,那就离道不远。 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有很少的时间才在回忆这件事,才在思维这件事,那就与道有距离。 修行的目的就是缩短这个距离,就是要把日常生活中没有想起修道这件事的时间让它尽量减少。 能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打失功夫,修道自然容易相应。 打禅七就是让各位能够有一个集中的时间修行办道,放下一切妨碍集中修行的杂务,闭目收视,放下万缘;天天做这件事,功夫就容易成片,容易在集中的时间打好修行的基础。 然后在平常就可以运用,就能够时时与道相应。 五个七快结束了,当然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不是人人都很理想,事事都很理想,处处都很理想呢? 还是有差距,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是有许多障缘。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得少为足,不能想到快要解七了,终于把这三十五天难关渡过了。 这个难关不算什么,真正的难关还在后头,还在老病交加的时候,还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那个时候。 那才是真正的难关。 古人有一比,说那种痛苦就像活生生的乌龟脱掉龟壳一样,那是多么痛苦啊! 如果说乌龟脱壳,我们没有见过的人难以想象,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把皮扒掉,痛不痛苦? 那种痛苦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人在生离死别之际,其痛苦有过于此。 生死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平常在修行中遇到的些许困难算不了什么,只有大限到来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痛苦。 怎么样来避免这个痛苦呢? 就是要抓紧修行,要自己作得了主,在生死关头有把握。 生死关头能否有把握,是每一个学佛的人经常要想到的一件事,经常不可忘怀的一件事。 经常要痛念生死,发菩提心。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发布时间:2024-10-15 06:06: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