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讲经说法和听闻完结时这样做才是如法的 内容: 讲经说法和听闻完结时,听、闻双方应恭诵《菩提道次第愿文》等回向文,或《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在离开时,听众不可像电影院散场般一哄而散,而应犹如不舍得走似地鱼贯离场。 这些是为了依循传统及为了积集吉祥的缘起。 应将所有功德回向众生和佛果(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才能得到上述所有殊胜的大利益。 正如印光法师所说:‘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 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70三有71法界72众生回向。 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 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 (《(正)与徐福贤书》)‘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 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 (《(正)与陈锡周书》)‘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何以故? 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 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 要发大慈悲心73,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 若求来生,则无大道心,纵修行的功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来,故莫有大功德。 况汝从无量劫74来,不知造了多少罪业;宿业75若现,三途恶道76,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 是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 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 ’ (《(三)复智正居士书》)‘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77,大宏法化78,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 感应道交79,蒙佛接引,直登九品80,永出轮回81矣。 ’ (《(正)复高邵麟书三》)‘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 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 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 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 (《(三)复章道生书》)‘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 今将所作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 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 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 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 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 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尔。 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此即回事向理之义。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此即回因向果之义。 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此即回自向他之义。 回向之义大矣哉! 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 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 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 ’ (《(三)复愚僧居士书》)印光法师慈悲心切,再三嘱咐,深恐我们走错路,受大苦。 我们应当反复念诵,牢记在心。 一心念佛、学佛,求生西方,成佛度众生,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祖国恩,报众生恩。 发布时间:2024-10-12 10:42:3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