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觉知和念头:以大象为座骑,把猴子放进动物园 内容: (1)心和觉知有什么不同? 是同一个东西吗? 觉知是心的功能之一,心是生命这种存在各种功能的总和。 因此说,觉知是心,但心不仅仅是觉知。 觉知和所觉的内容,都在心的范畴,都是心的作用和变现。 (2)感知和觉知有什么不同? 感知和觉知的不同,在于个人赋于它的含义。 它们本身只是两个词。 这两个词是指向你的手指。 是让你回到自己,体会生命这种存在真滋味的。 感知和觉知不什么不同? 一般而言,感知是指向生命体内部的,通过让你静静的向内看而体会生命的存在;觉知没有方向性,它消泯了内和外的概念。 这两个功用都是心的正知之用。 如果你从感知出发,就会走向觉知,最终感知和觉知变成同一回事。 感知有一种聚焦的功能,有一份专注在其中,有一份力在。 觉知因为没有方向性,所以它没有聚焦也没有发散的概念,其中虽然专一,但没有专注的概念。 你准备行持或表达自己的修行使用哪一个词,取决于你对哪个词更有感觉,对你更有启示意义。 我喜欢感知的美好,也喜欢觉知的轻妙。 感知、觉知或思考,对生命来讲都是开花,我喜欢它的每一种花。 如果你体会心体的存在,不是感知就是觉知,然后是在这种知的前提下的对色受想行识的看见——对生命五枝金花或五度开花的观看。 感知、觉知、色受想行识,生命那么美妙,美妙到无词可说,只有感知、觉知。 (3)观心是指观念头,还是观觉知? 观心观的是心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所有的心理活动和功用都在它的观察范围内。 但起初,我们的心太散乱,觉知力也不强,通常我们选择一个单一的目的来观察。 往往我们选择较为稳定的、变易性不强的对象来观察。 例如,感受,身体的动作及存在等。 在所有的被观察元素中,最活跃的是念头,最稳定的是觉知。 所以,常常我们选择以觉知为观察对象,而不是念头。 念头就像猴子,觉知就像大象。 猴子叫聪明,大象叫智慧。 在禅修的起初,选择以大象为伴侣吧。 选择以觉知为禅修对象,你的座骑是大象;选择以念头为禅修对象,你的座骑是猴子。 猴子或大象,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座骑,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我猜想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大象,那么,观心时就以觉知为观察对象吧。 觉知,让它来成为你生命的座骑吧;把猴子放进动物园里供你观赏。 念头和觉知,最终都在我们心的注意范围内。 但对它们的方式或态度有所不同。 “让觉知成为生命的座骑,把猴子放进动物园里观赏”,这就是我们对待念头和觉知的态度或方式。 (4)安那般那和动中禅,是为了摄心、制心一处,还是为了训练觉知找到本觉啊? 训练觉知就自然摄心了吧? 训练觉知,自然遇见本觉,正确练习的过程也自然摄心了。 发布时间:2024-10-08 11:47:3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