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失传的七支坐法 内容: 这种七支坐法,佛经上怎么讲? 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喔,是科学家耶,也是大哲学家。 他说历代成佛的很多,一个劫数都有很多佛,上一个劫数叫庄严劫,现在这个劫数叫贤圣劫,有一千个佛出来,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再出来的是第五位弥勒佛。 《大藏经》里说明中国出几个佛,阿富汗出几个,印度出几个,佛都有预言,很奇妙的。 所以一般学佛,出家在家都不看佛经,随便看了一点佛学书,就以为懂佛了。 七支坐法,刚才纪女士也做了初步的报告,还差一分,还不及格。 释迦牟尼说这个七支坐法在上一个劫数末劫的时代,也就是时代到了科学发达,文化衰落时,这个打坐方法失传了。 所以迦叶佛末法的时候,五百罗汉在山里修道都不能成功。 后来感动五百只猴子,是迦叶佛时代的罗汉变成猴子,在山上打坐示范。 这五百个修行的罗汉看到才学会打坐;等他们自己得道以后才晓得这不是猴子,是得道的罗汉,故意示范给他们看的,所以才学回来这个七支坐法。 第一支第一支,所谓支是什么? 支是最重要的意思,第一支是两个腿跏趺,可是这样(师示范)。 这样双跏趺的时候不需要坐垫了,可以起来(师以两手撑起全身)学瑜珈的可以跳动,腿就这样盘着,手一撑就跳过去了。 假使我练一下表演给你们看,你们一人出一百万,我跳到那里去。 这是双跏趺坐法,就是左脚放里面,右脚放外面。 反过来右脚放里面,左脚放外面,也是一样交换。 单跏趺就要用坐垫了,左脚在下,右脚在上;或右脚在下,左脚在上。 你坐坐看自己就感觉了,假使右脚在下,身体向这里偏了,影响到左边的脑;如果是左脚在下,右脚在上呢? 又向另一边偏了,你体会看看。 这是体会啊! 学啊! 不是听啊! 这是科学了,等于左右脑神经受到不同的影响,这是跏趺坐。 但是个人身体关系,喜欢这一边,不喜欢那一边,你就晓得身体的结构已经偏向于那一面了。 所以自己要端正身体。 你看大家,我昨天还笑他们出家人坐惯了的,人都是歪的,没有一个正直的。 如果双盘的话,左脚在里头,右脚在外面叫金刚降魔坐法;如果右脚在里面左脚在外面,这叫吉祥如意坐法。 你们看佛像,学密宗这些都要懂啊! 这样坐起来(师转身背对学员),由尾闾起第一到第七节,就要这样端正。 这七个骨节很重要。 抗战那个阶段,我在成都碰到一位有道的老修行,说他是和尚也不像和尚,穿个长袍,我去见他给他磕头,他就骂我,叫我不要磕头,那么啰嗦干什么。 我们谈了很久,最后告辞要走了,我说老师父啊,你现在怎么精神那么好? 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八十了,我才二十几岁。 他就笑,送我到门口,就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注意屁股上面第七节的骨头。 ”我说师父啊,这是什么意思啊? “嘿! 没事,没事! 走吧! ”就把我赶走了,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到五十几岁以后才悟到这一句话。 人到了老年,这里很重要,屁股尾闾骨上第五节至第七节,就是丹田的地方。 老年人这里弯起来了,男女都一样。 其实他当时就是告诉我,将来会碰到这个问题,可能我也不懂,他先吩咐我。 我的法缘真好,所以这个要注意。 两个腿一定要交换,一定要盘好,对身体有那么重要。 你看密宗塑的佛像细腰身,臀部大,胸膛大。 腰是直的,胸是挺的。 所以昨天我还笑他们,每一个都是弯腰驼背,我现在站起来,身体还不像你们那样弯,我还可以不戴眼镜看报纸,还在带领他们搬这些东西。 我在书上告诉大家,假使你们不双盘,散盘也可以。 散盘不要跷腿,那样身体就偏了,要放平。 如果换脚,也要放平。 不过我小时候学佛,在杭州一个和尚告诉我,盘腿啊,重要得很。 他说有一个和尚,夜间在外面修头陀行,在坟堆上打坐,双盘坐到后半夜以后,忽然听到吱吱喳喳,他张开眼睛一看,有些鬼跪下来就拜他。 “哎呀! 这里有个菩萨耶! 放金光的。 ”他等一下坐累了,双盘变成单盘。 那些鬼说不对不对,变了,亮还是亮,黄金的塔变成银子的塔,差一截了。 他再坐累了,就散盘坐,那些鬼就拿泥巴丢他,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一堆泥巴放在这里。 他一听,还是赶紧把腿双盘盘起来,那些鬼又来拜了。 这是当年在杭州听的故事。 再说人老了,先死亡的是两条腿。 假使老了你这个腿动都动不了,那不行的,生命从下面来的啊。 那你说八仙那个铁拐李,还拐脚呢,那当然也可以,有方法修的,那是气的关系,全身要通的。 这是第一支,最重要的。 第二支第二支背脊骨要挺,不要故意去挺,是直如一串铜钱。 以前铜钱是一串一串,串起来笔挺,从尾椎骨到腰这里,五至七节都要注意。 尤其到两个夹脊还阳穴这里,练武功的人,这个还阳穴对到胃、心脏,都有关系,所以一定要坐好,当然你身体不好的,先勉强一点。 你气脉到了一定会好的,这个姿势不对,身体弄不好不要谈修行了。 你看现在这一些中年人,背脊这里一驼,打坐就这么勾起来,完全老化了。 譬如我这样一坐,我的眼睛平视不动,可以看到两边;头平面地转过来,可以看到后面一点,这一边也一样。 把脸完全转到背后去,我还没有做到,如果再活几年也许可以做到了。 颈部这里要这么柔软。 这是说背脊骨要挺,第二支。 三、四、五、六、七支肩膀第三。 重点肩膀平,你们打起坐来这样,现在看着我! 肩膀这样拉开平的啊! 不要故意挺喔! 再拉大是平的,万一手短呢? 你不一定结这个手印,两手可以这样放在骻上,手太长的也可以放在膝盖上。 第四支结手印了。 刚才讲长短,再拿解剖学、生理学以及中医气脉的道理,这一讲很长了,所以这个基本要搞好。 第五支讲到眼睛,最好是闭眼睛,古人所讲的是半开半闭,但是我的书上坚持要采用闭眼睛,因为这个时代大家用眼睛太多了,所以方法要变。 第六支舌抵上颚,第七支颈椎头部摆正。 上颚在哪里? 你们拿手指摸摸自己口腔里上面有个凹,那个叫上颚。 所以告诉你舌抵上颚,如果抵在上牙龈的后根,是不对的,还要进去一点,这个凹是穴道,针刺这个穴道没有问题的,所以叫上颚。 这叫七支坐法。 发布时间:2024-10-03 10:00: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