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门孝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内容: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孝经,而且本经全部的经文,正是净业三福详细的说明。 净业三福,利导众生,末法至宝,无过逾此!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世尊观机逗教,教导韦提希夫人:“ 欲生彼国(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 佛告韦提希:“ 汝今知不? 此三种业,乃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净业三福的详细说明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完全是我们现在生活环境迫切需要的,我们现在生活在末法之中,每一天焦头烂额想不出方法来解决的问题,佛在本经中统统都给我们说到了,慈悲到极处。 末法九千年,唯有净土地藏法门能救度,这话是真的。 净土法门是以这个为基础,以这个为基础来念佛求往生,决定得生净土,而且可以肯定是上辈往生。 舍离这个基础,往生就不一定可靠。 这话我们要接受,要相信。 如果念佛从《地藏菩萨本愿经》奠定基础,那你这个基础太坚固了,你肯定往生。 “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 ”而基础中的基础是三福第一句:“ 孝养父母。 ” 孝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 百善孝为先。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 古人崇持《孝经》,身体力行。 移孝作忠,爱敬一切。 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举世认同和践履。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对于孝道尤加重视。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特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作行孝的榜样。 《梵网经》佛说:“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孝顺,至道之法!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由此证知,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 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家的孝更具博大精深。 佛门教孝,不仅应当报答今生父母之恩,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之恩。 《梵网经》所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层面,并将孝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善高度。 “父母不成佛,我就不成佛! 众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 ” 能劝勉众生念佛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即是大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统统都成佛了,才是孝道圆满。 孝道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不竭的原动力。 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藏菩萨由孝心而引发广大悲愿,助发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 世尊将入涅槃,以人天大众,嘱累地藏菩萨,救群迷于末世,待弥勒以当来。 此与孔门心法传承以孝著称的曾子,不谋而合! 《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故知《地藏菩萨本愿经》不仅是学佛的基石,亦是开显自性功德宝藏的金钥匙。 我们仔细读诵,深解义趣,这部经的确是大乘中的大乘,末法时期能够挽救劫运,度一切众生,就要靠这部经典。 弘扬这部经的效果:“ 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 佛教我们:“ 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 “ 广作方便,卫护是经。 ”为便利大家诵持,今特编印《地藏菩萨本愿经》简体字版本,以报四重恩。 不读此经,不知佛菩萨对我们是多么的慈悲,多么的关怀,多么的爱护! 一心恭读,熟读深思,每转一遍,感恩的热泪就泫然而下,惭愧不已。 尤其是读到菩萨的本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 ” 心中有无限的崇敬和仰慕! 在《地藏经》里面,正如佛敕坚牢地神:“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菩萨本愿经》一事修行者。 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 ”所以地藏本愿净土法门,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无比的重要,也无比的亲切! 我们应当发心来修学,认真的宣扬,将地藏的精神弘扬到全国,弘扬到全世界,众生得福就无量无边了。 仰愿三宝加被,龙天拥护,一切众生,见闻随喜,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随大士,普渡众生。 发布时间:2024-10-02 10:09: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