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宏海法师: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内容: 死尽偷心,它真的也是一个境界,是一个技术活,是需要我们用情感去投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个比方吧。 比如说我们从分别念或者从执着上讲,什么叫做死尽偷心呢? 必须要断尽见思烦恼,也就是跟三界内所有的状况连一丝一毫的牵挂都没有了,断干净了,跳出苦海。 这个时候可以称之为死尽偷心。 这是从通途佛法的大背景上来讲,那么就出了尘了,三界就出去了。 从净土上来讲,这一点特别重要,死尽偷心。 你比如说从对世间的厌离上面来死尽偷心,这是一重。 那我们在学印祖的开示、教言的时候,特别是讲到有禅有净土的时候说,什么叫做有净土嘛,就是说不作来生想是根本。 死尽偷心,就是舍了我这一辈子所有的好好坏坏、善善恶恶、凡凡圣圣的境界,一心一意就要唯净土是图,绝不再来娑婆世界了,这个叫死尽偷心。 就不作一念来生想:下辈子福报很大,可以做护法,乃至做国王来做护法,不可以,不要打这个妄想;下辈子哪怕做转轮圣王来,能够一四天下,一天就走完了,这样地来做护法,生到天界做天王,都不要想,这都属于偷心;下辈子,说你女转男身,童真入道,正信出家,做大法师,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广度无量众生,有一念,都属于偷心。 就一定要把来生想给砸死了,彻底跟娑婆就绝缘了,这才叫死尽偷心。 从厌离娑婆上来讲。 当然第二点说,从对净土法门的修学上来讲,这个是根本重要的,死尽偷心。 祖师爷们也开示过,对于净土法门的修学,死尽偷心就是佛来、祖师来都不认账了。 彻悟禅师不是开示过吗? 说哪怕释迦牟尼佛再现前了,说净土是我讲的方便法,我现在还有甚深更好的法讲给你。 你都是给佛磕头、给佛上香,依然不能改变主意,不能听佛的,只能听释迦牟尼佛第一次说的,这次示现的不能听了,说我不能违愿,我已经发愿修了净土了,这一生靠净土成就,不能改初衷。 哪怕说达摩祖师又在你的瑞相或者定境中现前,梦里边给你说法,说我有高妙禅法,你把净土放下吧,这个成就得更快,依然还要不管不顾地说,不能听。 这个叫做死尽偷心了。 这是从净土上来讲。 当然,如果说再从总的我们发心学佛的大背景下来讲,什么叫做死尽偷心呢? 就是要搞清楚我们学佛为什么? 不管佛教的四众弟子,为僧为俗,为什么要皈依? 为什么要出家? 是为法、为道、为解脱、为成就圆满佛果。 如果这个根本目标一挪了,偷心就出来了。 所以为什么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 初心一般很足呀,很少有偷心。 慢慢就跟蛆虫一样,把我们的初心就这么一点一点给你咬碎了,给你松了,给你软了,给你中间掏空了,最后一下子塌了。 就像蛆虫,这么吞噬我们的。 所以这个偷心,就是一点一点地趁你不察觉、不知觉、不经意间就偷走了,把我们的初心偷走了,要死尽偷心。 所以,现在我们佛弟子,真的是在这方面确实要好好地去厘清、反思,不断地去洗刷我们的心,看看到底有多少偷心。 我们为什么学佛? 真的,刚才讲到的死尽偷心已经很高妙了、很纯粹了。 现在很多时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学佛? 佛门里面常叫说,到此作甚? 你说我们皈依的时候,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尽形寿皈依佛法僧,为什么?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什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为什么? 你说这每一条、每一念、每一发心愿力中,你说我们有的已经掺杂了多少偷心了? 偷得已经早就面目全非了,忘乎所以了。 所以说,真正的一个道人、一个行者,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初心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4-10-01 06:25: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