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往生并不是只有到了临终时才能确定下来的 内容: 有不少修学净土的同修,之所以老是觉得往生这件事把握不住,就是因为一直都认为“往生是临终时才能确定的事”,还不了解“往生是平时就可以也应该确定下来的事”。 这个平时“业事成办”的概念,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也有很多人乍听之下不太能充分理解并立即接受这个概念。 为此,末学斗胆特别汇总此贴,为了让诸友更好的理解开示,末学也不自量力地加了一些注,以期助诸友祛疑生信,当下获得往生决定的喜悦。 言有谬差之处,还祈请十方大德指正为感。 经典的证明《佛说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编者注:正是因为有平时若一日到若七日的信愿执持名号,才有临终时的圣众现前接引,故知,往生的身份是在平时就可以得到决定的。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中有这样的开示:问:七日不乱,平时耶? 临终耶? 答:平时也。)《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注:同上)**《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编者注:此中“十念”既指临终之机,也指平时之机。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开示: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 临终耶? 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佛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阿弥陀佛因地立愿:世尊! 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求生我刹,念吾名号,发志诚心,坚固不退,彼命终时,我令无数苾刍现前围绕,来迎彼人,经须臾间得生我刹,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临终的圣众来迎,亦是因为平时此人“念吾名号,发志诚心,坚固不退”。)**《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佛言。 其中辈者。 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 当持经戒无得亏失。 益作分檀布施。 常信受佛语深当作至诚忠信。 饭食沙门。 而作佛寺起塔。 烧香散华然灯。 悬杂缯彩。 如是法者。 无所适贪。 不当嗔怒。 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欲念。 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一日一夜不断绝者。 其人于今世。 亦复于卧睡梦中。 见无量清净佛。 其人寿欲尽时。 无量清净佛。 则化令其人自见无量清净佛及国土。 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 可得智慧勇猛。 佛言。 其人奉行施与。 如是者。 若其然后中复悔。 心中狐疑。 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 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 不信往生其国中。 虽尔,其人续念不绝。 暂信暂不信。 意志犹豫无所专据。 续结其善愿名本续得往生。 其人寿命病欲终时。 无量清净佛。 则自化作形像。 令其人目自见之。 口不能复言。 便心中欢喜踊跃。 意念言。 我悔不知益斋作善。 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 其人则心中悔过。 悔过者过差少。 无所须及。 其人寿命终尽。 则生无量清净佛国。 不能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 便道见无量清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 心中便大欢喜。 道止其城中。 则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 ……佛言。 其三辈者。 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 若无所用分檀布施。 亦不能烧香散华然灯悬缯彩作佛寺起塔饮食沙门者。 当断爱欲无所贪慕。 慈心精进不当嗔怒。 斋戒清净。 如是清净者。 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 昼夜十日不断绝者。 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可复尊极智慧勇猛。 佛言。 其人作是已后。 若复中作悔心。 意用狐疑。 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 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其人虽尔,续得往生。 其人寿命病欲终时。 无量清净佛。 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 见无量清净佛国土。 其人心中欢喜。 意自念言。 我悔不知益作善。 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 其人但心念是。 口不能复言。 则自悔过。 悔过者过差减少。 悔者无所复及。 其人命终。 则生无量清净佛国。 (注:此处中辈和三辈往生的行人,如果没有平时“一日一夜不断绝”或是“十日十夜不断绝”,就没有临终的化佛来迎之事。 可知,此处的往生也是平时就决定了的。)**《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其中辈者。 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 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 当持经戒无得亏失。 益作分檀布施。 常信受佛经语。 深当作至诚中信。 饭食诸沙门。 作佛寺起塔。 散华烧香然灯。 悬杂缯彩。 如是法者。 无所适莫。 不当嗔怒。 斋戒清净。 慈心精进。 断爱欲念。 欲往生阿弥陀佛国。 一日一夜不断绝者。 其人便于今世。 亦复于卧止梦中。 见阿弥陀佛。 其人寿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即化。 令其人目自见阿弥陀佛及其国土。 往至阿弥陀佛国者。 可得智慧勇猛。 佛言。 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 若其人然后复中悔。 心中狐疑。 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 不信有弥陀佛国。 不信有往生其国。 虽尔者。 其人续念不绝。 暂信暂不信。 意志犹豫无所专据。 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 其人寿命病欲终时。 阿弥陀佛。 即自化作形像。 令其人目自见之。 口不能复言。 但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 我悔不知益斋戒作善。 今当往生阿弥陀佛国。 其人即心自悔过。 悔过者小差少无所复及。 其人寿命终尽。 即往生阿弥陀佛国。 ……佛言。 其三辈者。 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 若无所用分檀布施。 亦不能烧香散华然灯。 悬杂缯彩。 作佛寺起塔。 饭食诸沙门者。 当断爱欲无所贪慕。 得经疾慈心精进。 不当嗔怒。 斋戒清净。 如是法者。 当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 昼夜十日不断绝者。 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 可得尊敬。 智慧勇猛。 佛言。 其人作是以后。 若复中悔。 心意狐疑。 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 不信往生阿弥陀佛国。 其人虽尔。 续得往生。 其人寿命病欲终时。 阿弥陀佛。 即令其人。 于卧止梦中。 见阿弥陀佛土。 心中大欢喜。 意自念言。 我悔不知益作诸善。 今当往生阿弥陀佛国。 其人但念是。 口不能复言。 即自悔过。 悔过者差减少悔无所复及。 其人命终。 即生阿弥陀佛国。 (注同上)**《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城宫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注:若没有行人平时“听闻信受十大愿王”之事,就没有此处“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之事。 可知,亦是平时的行持决定了此处其往生与否。) 发布时间:2024-09-22 12:12:1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