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缘起性空有什么含义 内容: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有将随著因缘分散而灭。 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来看,“缘起性空”有如下解释: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 “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 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 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因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 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 “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4、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 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 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5、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 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 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 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 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龙树菩萨在《中论. 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6、佛是人成:中国禅宗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麈去垢,开头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 ”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发布时间:2024-09-08 10:58:3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