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寺院建筑中僧众礼拜列祖之地是哪个? 内容: 在佛教寺院建筑中,用以安置宗祖、开山、列祖遗像的建筑为祖师殿,祖师殿又作影堂、祖堂。 又于禅苑中,特称安置达摩像之所为祖师堂。 现代的寺院,更多的将其尊称为祖师殿。 而祖师殿中供奉的一般就是达摩祖师。 禅门之中,特别重视传承,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祖师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 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到处以禅法教人。 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150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 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 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达摩祖师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有一段问答。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 ”达摩却说:“无功德。 ”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 ”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 ”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 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 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达摩祖师示曾现过一些神迹,如“一苇渡江”、“面壁九年”。 又有传达摩祖师圆寂后,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 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 所以有“只履西归”之说。 人们打开达摩祖师的坟墓,发现达摩祖师坟墓里面除了一只鞋子,无有一物。 每月的初一、十五,早课结束以后,全体僧众都要列班前往祖师殿,顶礼三拜,称为礼祖,表示对达摩祖师和历代祖师的恭敬和感恩。 发布时间:2024-08-31 11:26:4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