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济群法师:修行的两个层面 内容: 通过修习观照般若,逐渐开发实相般若。 这是代表修行的两个层面。 凡夫都处在意识层面,处在有造作的状态。 修行,必须超越有造作的状态,才能契入无造作的层面。 三种般若中,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是有造作的,实相般若才是无造作的。 通过内观等训练,可以培养内在的觉知力、观照力。 虽然这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修行,但随着观照力的增强,烦恼会越来越弱,久而久之,无造作的智慧就会开显出来。 这个智慧不是外来的,也不是我们修出来的。 如果成佛要修出来,那永远都修不出来。 因为有限不能成就无限,用造作的心,也不可能修出无造作的智慧。 但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还是离不开造作,还是要从有所得的心开始,通过修习观照般若,逐渐开发实相般若。 这是代表修行的两个层面。 诸佛是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者世俗谛,一者胜义谛。 在世俗谛的意义上,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众生可度,有佛可成。 但在空性层面来说,这一切都是了不可得的。 《金刚经》“所谓……即非……是名……”的三句式中,也包含着空有两个层面。 让我们透过缘起认识空性,而在体证空性的同时,还要看到缘起有,这才不妨碍我们弘法利生,广行佛事。 只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要明白这一切都是了不可得的,才能“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否则的话,我们做到哪里,就会执著到哪里。 虽然表面看起来在学佛,在利他,最后却可能修出一个巨大的凡夫心。 这是特别需要警惕的。 发布时间:2024-08-27 10:04: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