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夫妻相处不离婚,一句话就可以做到 内容: 五伦就是四千多年来圣贤智慧当中最精辟的一个教诲,就是伦常大道。 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诸位朋友,这五伦哪一伦最重要? 你觉得哪一伦最重要? 「父子。」还有没有? 「夫妇。」诸位朋友,我们来分析一下,有家长说父子最重要,我会问问他,父子从哪里来? 会不会走到街上抓一个人说「来,你当我儿子吧」,不可能,这很不自然。 五伦关系是自然发展出来的,所以有夫妇而后有父子,而后有兄弟。 而一对夫妇假如相处融洽,家庭气氛很好,孩子在这种气氛之下成长,请问对父母会不会孝敬? 会。 兄弟会不会友爱? 会。 在这种和谐气氛中成长,孩子的人格发展非常健全。 我的父母从小没有在我们面前吵过一句话,私底下我不知道。 但是依我们对母亲的了解,我确定也没有吵过一句话。 因为我母亲有一个功课修得不错,叫什么? 叫忍。 忍要忍到什么时候呢? 你看这个「忍」字,中国字,上面一个刀刃,下面一颗心,忍要忍到刀子架到心口的时候都如如不动,还能忍得下来,有一个家长就说:「蔡老师,中语文化很好,但是忍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我跟她说:「你一定要忍到火山爆发,然后忍得前功尽弃,忍不住了发起脾气来,说我已经忍你多久了你都不知道吗?」旧帐通通翻出来,这样真的就前功尽弃。 所以忍要忍得明白,忍要忍得为大局着想,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 而当你是真正忍下来,真正退一步,慢慢的你的家人会感受到你的宽容,你的德行,就会唤醒他的惭愧心,唤醒他的良心。 圣贤人不是用嘴巴劝人,而是用他的力行、行为去感动别人,去转化你的家,转化社会国家,他们确实做到了,我们也能做到。 所以夫妇这一伦一正,夫妇这一伦择正了,父子就亲。 父子一亲,孩子对父母懂得感恩,他进入社会之后遇到好的贵人,对你提携帮忙的贵人,他那种对人的忠心就油然而生啊。 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他会效忠你,你相信吗? 所以中国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不是没有道理的。 兄弟友爱,兄弟在家里都懂得互相扶持、互相帮忙,他一出社会或者是在学校遇到这些同学朋友,他很自然地就懂得帮助别人,那他对朋友自然就有信义。 所以夫妇之道太重要了,夫妇一正,五伦皆正。 而现在的夫妇之道,夫妇这一伦的情况怎么样,情况好不好? 情况不算很好。 所以只要夫妇出状况,整个社会绝对出状况。 一个家庭就像一个细胞,一个社会就像一个器官。 细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夫妇,细胞坏了,社会会怎么样? 器官坏了,社会也就乱了。 夫妇的结合对下一代要负责,对社会要负责。 我第一次在海口跟一些朋友吃饭,吃饭的时候坐了一桌人,其中有四个是女性。 结果了解之下,三个已经离婚了,一个准备要离婚。 我们读圣贤书就要力挽狂澜,因为另外那个女士的儿子才一岁,我们不希望再见到下一个悲剧。 表面是在吃饭,事实上脑子里在想应该怎么样跟她们讲,饭不能白吃。 所以当话锋一转,我就说夫妻相处有一句真理,这一句话做到了保证白头偕老,这一位朋友眼睛瞪得很大,耳朵都竖起来了。 我就说了,哪一句真理? 结婚之后,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 诸位汕头的朋友,你们的表情让我很感动,你们听得都很能接受。 我这句话出来,我们那个同事的眉头马上皱了起来,她说蔡老师,好难啊! 难不难? 小孩说不难。 我们有一个学经典的孩子学了两个月,回去之后跟他妈妈说:「妈妈我这两个多月以来,拉小提琴,你说拉一个小时,其实我只拉半个小时,我都是骗你,我今天跟你道歉。」学了两个多月,开始知耻近乎勇,懂得过而能改,归于无。 他妈妈很高兴,讲完之后他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们老师说,要多看别人的优点,见人善,即思齐,所以你以后要多看爸爸的优点。」七八岁的孩子,他妈妈听了肃然起敬。 有被圣贤教导的孩子确实不一样。 结果我这个话说完,这个同事皱着眉头沉思。 有一次我在珠海也是这么讲,我这一句话讲完的时候,底下一位珠海的女士就说「没有优点」,没有思考直接就回答说没有优点。 我就看看她说:「这位女士,我真是佩服你的勇气,没有优点你还敢嫁给她。」我说人都很健忘,我又开始把我的「时光回溯机」借给她们,叫她们坐回夫妻还未结婚,在热恋时的情状,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 在热恋的时候,每一天下班看看手表,「怎么还没六点半?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 我要跟我的朋友去看电影,我们要去吃饭,过得这样慢。」念念都想着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用的,念念都想我能为对方做什么? 当对方是用这种心境,对待你的时候,你的内心是什么感觉? 很舒服、很温暖。 甚至于坐在哪里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还会笑起来。 有没有这种经验? 热恋的时候是这种心境,结果当这个结婚证书的印一盖下去,手印签上去,这个念头变了。 本来是我能为对方做什么,结婚之后变成他应该替我做什么。 所以有一句话叫婚姻是爱情的什么? 坟墓。 你们说的,我没有讲。 所以你看一念之差,从天堂到哪里去了? 天堂跟地狱是谁造成的? 自己。 在这里,一念之间天堂可以变地狱,地狱也可以变天堂。 我们常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那种感人的场面,自己哭得死去活来。 「啊,好感动」。 哭了五分钟之后,回到自己的现实状况,开始骂东骂西,会不会感动? 感动不出来。 为什么不把人生的好戏搬到自己的人生演,那才踏实,那才充实。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么讲的:有一个人,有一个机缘遇到一个天使,小天使跟他说:「你要不要去看看天堂跟地狱?」这个人说:「好啊,那我先去看地狱如何。」一到了地狱,看到一排长桌子,这个桌子宽差不多有我们双手张开一样,上边摆了很多菜,桌上每人拿了一双筷子,这筷子是一公尺长。 「好,开动。」所有人争先恐后,要把菜挟到谁的嘴巴? 挟给自己。 因为筷子太长了,在饭桌上面打起仗来,菜掉了一地都是,都吃不到。 这个人看了,惨不忍睹。 「好了,我不看了,我要去看天堂。」到了天堂一看,桌子还是那一张长桌子,菜还是那些菜,筷子还是一公尺长。 他就很纳闷。 结果一听到「开动」,所有的人菜一挟起来往对方的嘴巴送,「来,给你一筷,给你一筷。」有一个人人缘特别好,一下子三四个人把菜挟到他嘴巴里来,他说哎哟我吃不下了,等一下再给我。 所以天堂跟地狱在哪儿? 一念自私自利,跟人都冲突,活在地狱;一念处处替人着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家庭的气氛,要经营成天堂的气氛,要从自己开始做起。 我的国学老师,杨淑芬老师,我曾经在她们家住了七个月。 诸位家长,我有没有花一分钱? 没有。 我不止没有花一分钱,杨老师怕我没钱,在冰箱上面放了一个钱包,跟我说:「你如果没钱,就在上面拿。」说完她就走了。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怕我这么大一个人,没钱时还真是不好意思跟她开口。 所以她对我特别照顾。 刚好他们夫妻怎样相处就被我学习了,他先生假如提了两包东西回来。 很多太太看先生提回来就说:「你又买什么了,你是不是又乱买啊。」她的先生很无辜,提着那些东西不知道怎么样才好。 他们夫妻不是这样。 看到先生提东西进来,马上跑过去,「哎哟,来就来,还这么客气干什么,还带东西。」家庭的气氛全靠自己,不管谁进门,我后来也成为他们家里的一员,一份子,一进门一定先说:「我回来了。」里门的人不管在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反应一句话:「啊,你回来了,欢迎你。」这样一下子就有家庭温暖了。 不然先生回来,太太在哪里做自己的事,看他一眼,还是做自己的事。 先生是什么感觉啊? 他觉得我是不是不该回来,是不是再出去一下。 所以这个气氛全靠自己经营。 他先生只要切了水果,她一吃,她就说:「这苹果怎么切得这么甜,真会切水果。」他先生只要给他泡茶,她一喝:「哎呀,好茶,会泡茶,手艺真好。」他先生下一次帮不帮她泡啊? 所谓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 所以你多看对方的优点,他就不断地把他的优点表现出来。 一个人优点能够看见,他的缺点就自然慢慢地下去了。 你不要每天只盯着他的缺点,他就会告诉你:「你就当我这样,那我就坏给你看吧。」这叫心想事成。 当我们把家庭气氛经营好,当我们树立教育孩子的正确观念了,你这一生就开始走向幸福美满。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大方广」网站,上面有很多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学习中语文化的故事,还有圣贤经典的教诲。 我们在上海和抗州演讲的带子都挂到网上去了,可以用Mp3刻录下来。 诸位家长,你假如希望好好学习中国圣贤的学问,希望更深入去了解,你可以上网去查。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结束。 发布时间:2024-08-25 10:54:1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