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为何修行愈力,习气愈发 内容: 接手书,知治习之心,唯勤唯切。 而消习之效,未得未见。 其故何也。 盖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将此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念,作口头活计,故无实效也。 倘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 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 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 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 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 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 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 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 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 如是则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 岂必屏绝尘缘,方堪修道乎。 盖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则即尘劳为解脱。 所以金刚经屡屡令人心不住相。 发心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众生,并所得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方为真行菩萨道。 若见有我为能度,生为所度,及无余涅槃之所度法者。 虽则度生,实于一乘实相之道,未能相契。 以不了众生当体是佛,佛性平等平等。 妄起凡情圣解,致无为利益,成有为功德矣。 何况声色货利之贪恋黏著乎哉。 然人生世间,不可无所作为。 但自尽谊尽分,决不于谊分之外,有所觊觎。 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 随分随力执持佛号,决志求生。 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 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 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 如顺水扬帆,更加橹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 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 倘预先未曾打叠得好,则债主怨家,群相系缚,那容你过。 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 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瞋痴恶习犹存。 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那肯饶你。 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 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 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 及死而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 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 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五蕴包含净尽。 能见其是空,则即五蕴,离五蕴。 法法头头,皆是大解脱法门,大涅槃境界矣。 发布时间:2024-08-25 10:27: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