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挂单的意思与程序 内容: 古代的禅师们,为了云游参访、寻师访道,经常会到一些禅寺挂单食宿。 挂单又称挂锡、挂钵,取意于将随身携带的三衣钵具、锡杖等衣“单”悬“挂”于僧堂内之钩,含有依住丛林的意思。 依照古代的丛林清规,凡是受过具足戒,衣钵戒牒俱全的云游僧到寺,都可“挂单”,可暂住在旦过寮,又称云水堂。 传统的挂单有其一定的程序:首先要到客堂等候,由茶房或侍者先行了解,然后通报知客师,知客师一到,要赶忙说“顶礼知客师父”,知客师如果说“问讯”,就遵照问讯即可,知客师坐下后可跟着就座。 这时知客师会问:“上下怎么称呼? 常住在哪里? ”回答:“小名xx,小庙xx。 ”再问:“从哪里来? 来做什么? ”如果是旅行经过,只暂住一二宿,就说“打扰常住”,知客师一听,一般不再多问,随即叫人送单。 如果回答“亲近常住”,就表示要住下来参学。 这时知客师会再多问一些问题,如:“今年几岁? 曾经在何处参学过? ”以便多一些了解,以安排进禅堂、念佛堂、佛学院,或者行单。 回话时态度要从容不迫、不疾不徐,而且要得体合宜。 问话过后,再检查戒牒、衣单,然后送单。 这时知客师早已叫人通报云水寮的寮元师”,见了寮元师要顶礼一拜,寮元师说:“送知客师。 ”知客师回道:“不送,留下来与寮元师讲话吧! ”待知客师走后,寮元师会叫一位在此挂单一段时日的参学者说:“将此新进堂的大德带去安单。 ”这时才可以带着衣单随安排挂单。 挂单后要遵守规矩,如欲向大德请法,要事先预约,并遵守五项规矩:1. 要有谦恭下意之心。 2. 要知道次第的坐处,也就是懂得长幼进退,知道自己的顺序在哪里? 3. 不论说余事,就是不可以说参访求道以外的闲事杂话。 4. 要细心聆听,并且融会铭记在心。 5. 要能信受奉行。 随着挂单以后而有送单、安单、进单、看单、留单,甚至违规犯过而被“迁单”,乃至自己不告而别称“溜单”等。 古代挂单一定要携带衣“单”,也就是头陀十八物,分别是:杨柳枝、澡豆(洗粉)、三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水瓶、钵、坐具、锡杖、香炉、香匣、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十八种头陀使用的东西,除此别无他物,所谓“衣单二斤半”。 由此可看出出家人生活简朴,不受物役,不为物累,故能像行云流水一样云游四海,处处为家,故称出家人为云水僧。 ​ 发布时间:2024-08-22 09:55:3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