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诚法师答居士问选编06 内容: 问:师父,我手机被偷了,该怎么安慰自己? 难过的一宿。 学诚法师: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就连这个身体也有一天不得不舍去。 人是五蕴和合而暂时存在的一个现象,财物更是如此。 如果“失去”手机能够让自己领悟到无常的真相,更珍惜当下的时光与生命,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问:我失败了。 我以为我已经抑制住了自己的愤怒,但愤怒总会在我不注意的瞬间爆炸,而且更强烈,总觉得好失望。 学诚法师:小孩子不可能吃一天饭就长大,但你说他吃的饭都是没意义的吗? 修行佛法、调伏内心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要一点点熏修、实践,让正念的“小孩”一天天长大、有力量。 问:顶礼师父! 有位同修不敢看佛像,看着看着脑子里就会冒出一些污言秽语或是不净的念头。 师兄很是苦恼,请师父开示:如何对治? 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不执取,不挂碍,着力于善念的培养。 问:法师,我担心家人的身体健康,怎么办? 在国外也没法照顾他们。 学诚法师:做好自己能做到的。 问:师父 最近很多事情都不太顺利,总是会想到以前的过失怎么办? 学诚法师:我们可能没办法马上断除妄想,但是可以努力做到:不认同自己的妄想,不被它牵着走。 问:师父,不管什么原因堕胎是杀人,犯下重罪,必感诸多恶果报。 那些拜佛忏真心忏悔,能忏掉罪业之说,是为了不让人破罐破摔,还是真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或消除以前无知造的杀人恶业? 学诚法师:至诚忏悔能够对治恶业,使原本感极大苦果的因变得轻微。 问:尊敬的学诚大和尚,我是一个皈依佛教的在家佛弟子。 现在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我想帮助她,但能力不够,她很可怜,怎么处理? 希望得到您的开示。 学诚法师:做得到的,尽力而为;目前暂时做不到的,发愿种因。 问:大师,去寺庙许愿,如果愿望实现,是不是必须要去当初许愿时的寺庙还愿呢,哪怕路途遥远? 学诚法师:许愿,本是民间的说法,与佛教无关。 佛教不讲许愿,讲发愿,前者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后者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 对佛菩萨最好的恭敬、供养和感谢,就是依教奉行。 问:师父,一个人为了救治另一个极度虚弱的人,而最有效迅速的方法就是杀一只鸡去做鸡汤补养他,然后救活了那个人。 您说他这是善业还是恶业? 学诚法师:有善有恶,善恶夹杂。 其实要救人并不一定需要做鸡汤,我们的善业难以清净圆满,就是因为认识不清楚、智慧有欠缺,所以才需要学习、修行。 问:学诚大师,我想问一下对我们世人来说佛应该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信佛和信己的关系呢? 学诚法师:佛是一个远离一切怖畏的人、一个智慧极高又非常慈悲的人,是一个指路者、精神导师。 信佛、学佛就是为了追随自我的觉悟之道。 问:法师,我于家坐禅曾试着只用图像思考,继而想到:汉字的解释是另一些汉字,另一些的解释也如此。 所有的汉字都互相定义,互相依托、解释。 那么依此汉字能表达的前提,就是至少其中有一个有真实其所指,但所有汉字的所指又依托于其他汉字所指,是否意味着语言就是笼统的表达方式? 学诚法师: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相互作用而存在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都是相待而言的,并没有脱离因缘而独立存在的“真实本体”。 问:师父,今天看到一段话“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却在别人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中间的过程被叫做人生。 老天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 ”人生就是这样的纠结和矛盾。 是不是为了能往生净土,我们才需要经历世间七苦? 才能学会看开、放下、解脱? 学诚法师:修行、求往生,是为了解脱人生的苦。 问:佛其实就像心理医生一样,人们都说后的人很幸福,不愁吃不愁穿,但为何那么多后为了爱情、为工作、为了亲情而自杀呢?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的精神质量更需要拯救,大师,我出家可好? 学诚法师:现在社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很多知识,但实际上,做人、做事的意义却没有学到。 非常多的人缺乏生命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就会迷茫,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精神上最重要的一块是空白的,所以只好到处找寄托。 出家是一条全心全意追寻生命最大价值实现的道路。 分享此文章《积功德》:点击此文右下角“分享”按钮;下载敬佛APP: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敬佛”;求助微信:jingfojingfo关注敬佛公众号:jingfo2016 发布时间:2024-08-16 09:50:1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