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诚法师:如何选择皈依的师父 内容: 龙泉寺CEO、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我们要如何来选择自己皈投、依靠的师父呢? 我认为,一个是法缘,一个是人缘。 所谓“法缘”是什么意思呢? 善知识的言教,自己是不是喜欢听,是不是喜欢接受,接受得了接受不了? 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我们听不懂,不愿意接受,甚至认为没有什么佛法,那么你皈依之后肯定不会去学了,因为你会觉得某某法师没有佛法,某某法师佛法不可靠,某某法师学识很少,不足以来教我。 其次,“人缘”。 人缘,就是我们自己本身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好乐不好乐、希求不希求亲近善知识? 这样就包括四种情况:有法缘无人缘;有人缘无法缘;无法缘无人缘;有法缘有人缘。 第一种情况是,有法缘但没有人缘。 有时候,我们对一个善知识,可能很喜欢听他讲法,但是你没有同他相处的因缘,因为你见不到他,找不到他,这就是人缘的欠缺。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人缘但没有法缘。 就是善知识讲的话,自己师父讲的话,他可能愿意听、愿意做,但不会认为是佛法。 反过来说,善知识讲的佛法,自己听不懂,没有好乐心,听不进去,不能依教奉行。 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导致在别的地方再去求法。 那么能不能再求到佛法呢? 也是很难讲的。 再一种情况就是,既没有法缘,也没有人缘。 那为什么又能皈依呢? 就是存在名分的关系。 自己莫名其妙来皈依,皈依完了以后也就走了,永远见不到。 可能过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之后,有人问你:你是不是佛教徒,你皈依了没有? 他就会说:我是,我已经皈依了。 人家再问:那么你皈依的师父是谁啊? 那个时候,他可能才回忆得起来:我在某某人座下皈依。 最好的就是既有法缘也有人缘,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依教奉行,这是我们选择善知识非常重要的因素。 那么我们要如何同法师、善知识去结这方面的缘? 我们要去创造,要有这方面的希求心,我们要明了皈依的目的究竟何在。 我为什么要来皈依? 我们要更深刻去认识皈依这个主题,要根据佛法的标准去认识,而不是人云亦云。 本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非常宝贵和郑重的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如果变成没有意义,变成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不能同自己生命的点联系起来,佛法就进不来了,自己内心的大门就敞不开了。 摘自《学诚法师文集》分享此文章《积功德》:点击此文右下角“分享”按钮;下载敬佛APP: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敬佛”;求助微信:jingfojingfo关注敬佛公众号:jingfo2016 发布时间:2024-08-14 09:06:4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