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内容: 【原文】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 何以故。 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 三乘且置。 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则高下悬殊,苦乐迥异。 总皆未断惑业,未出生死。 天福若尽,即便下降。 狱罪若灭,仍复上升。 犹如车轮,互为高下。 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设法,护惜物命。 体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隐之仁。 良以诸物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 而且同知贪生,同知畏死。 仁人于枯骨,尚且掩而埋之。 于草木,尚且方长不折。 况肯为悦我口腹,令水陆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 须知此等诸物,从无始来,亦曾高居尊位,威权赫奕。 不知借威权以培德,反致仗威权以造业。 竟使恶业丛集,堕于异类。 口不能言,心无智虑,身无技术,以罹此难。 虽弱肉强食,于事则得。 而怨恨所结,能无生生世世,图报此怨之念乎。 人纵不念诸物被杀之苦,独不惧怨业深结,常被彼杀乎。 又不惧残害天物,天将夺我福寿乎。 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 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 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 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 若仗我有钱财,我有智力,设种种法,掩取诸物,以取悦我口腹,不计彼之痛苦。 尚得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之人矣乎。 然我与彼等,同在生死。 从无始来,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 彼固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我杀。 我亦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彼杀。 为亲为怨,相生相杀。 静言思之,愧不欲生。 急急改图,尚悔其迟。 况肯蹈常袭故,仍执迷情,以为天生异类,原为供人食料乎。 然我尚具足惑业,固无由出于轮回之外。 万一彼罪已灭,复生人道。 善根发生,闻法修行。 断惑证真,得成佛道。 我若堕落,尚当望彼垂慈救援,以期离苦得乐,亲证佛性。 岂可恃一时之强力,俾长劫以无救乎哉。 卷三序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白话文】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德是爱护生命,如来最伟大的道是慈悲。 人、动物虽然不同,心性是一样的。 凡是三乘六凡,在如来看来,都如同是同一个孩子。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佛。 三乘先放在一边不说。 六凡,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然他们的高下差别很大,其中的苦乐也完全不同,相同的是都没有断除惑业,没有出离生死。 天人一旦天福享尽,马上就会下堕,地狱众生的苦报受尽,还会上升,好比车轮,互为高下。 我们今生有幸得到人身,理应千方百计爱护动物的生命,体察天地好生之德,成全我仁慈的恻隐之心。 确实世间物类和我一样,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成长,而且同样也都贪生怕死。 有德行的人看到枯骨都要进行掩埋,对于正在生长的草木也不会折断,哪忍心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使水中陆地的各种动物遭受宰杀烹煮的痛苦呢? 要知道这些动物,从无始劫以来,也曾经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不知道借着威势权力来培植福德,反而仗着威势权力来造恶业,使恶业聚集,堕于畜生道。 口中不能说话,心中没有智慧,自身又一无所长,遭受这样的苦难,虽说弱肉强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强者满足了自己口腹欲望,可是由此结下的杀身怨恨,弱者能不生生世世都想报仇吗? 人纵然不念及动物被杀的痛苦,难道也不害怕由此结下深怨,而被它所杀吗? 也不惧怕残害天物,上天会折损我的福寿吗? 人都希望自己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物我心性相同,我们应该推己及人,发大悲心,做放生的事,使天地鬼神都能怜悯我爱护动物的诚心,那么自己以前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如果依仗自己有钱财智力,用种种的方法捕杀这些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顾它们的痛苦,哪里还称得上是与天地并立为三才的人呢? 然而我与一切动物,同在生死轮回之中,从无始劫以来,它们原本各各都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也各各都做过它们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 它们原本或在人道,或在畜生道,各各被我杀过;我也或在人道,或在畜生道,各各被它们杀过。 就这样有时是亲人,有时是冤家,互相之间或生或杀。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惭愧得都不想活下去了。 即便想急切地要改变这种情形,仍旧后悔自己醒悟得太迟。 哪里肯重走老路,执着迷情,认为天生畜类,原本就是供人吃的食材呢? 现在我还具足惑业,没有办法出离轮回之外,万一它们的罪业灭尽,再生于人道,善根发生,闻法修行,断惑证真,得成佛道,我若堕落,还希望他们能慈悲救援,使自己离苦得乐,亲证佛性。 怎么可以凭借自己一时的强大造作杀业,使自己将来长劫受苦而得不到救援呢? 发布时间:2024-08-14 06:04: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