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生智慧
发布时间:2024-06-19 11:13:07 | 来源:就吃素

梵音“禅那”(Dhyāna),简称“禅”。梵音“三昧”(samādhi)翻译成中文是“定”。又,禅是梵音禅那的简称;梵音禅那,也可以翻译为“定”。梵中合称,而为“禅定”。

在印度佛教中,禅那与三昧,在意义上有相同的部分和不相同的部分。但汉传佛教,人们有意无意中,却将两者合而为一。

禅的层次比较底,范围也小。定的层次比较高,范围也比较广。禅不包括定,定可以包括禅。

欲界诸定,严格讲不能称为禅定,只能说是“专心”,专注一境。色界以上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禅,称为禅。无色界以上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四定,称为定。

从禅定的广意上讲,最初级的“禅”,那就是“专心”。我们学习要专心,心不散乱,这样才能学到知识,这就是“禅定生智慧”。

做一件事情,也是要专心,心不散乱,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能用心,钻研,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也就是“定能生慧”。

心不专,意散乱,精神懒散,手机上滑滑微信,发发信息,聊聊天,这半天的大好时光就白白过去了。不修“专心”,做不了事,拿不出好成果。《成实论》卷十四中就说到:“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世间知识技术工巧,这都是广义的“智慧”,也称“世智”。

通过禅修,可以调整心态,纾解压力,端正心行,提升精神层次,对身心健康都有帮助。

到修禅修定阶段,那境界就更高了,可以发生“定生喜乐”、“舍念清净”,乃至产生跟佛一样的大智慧。佛智犹如太阳,普照大千世界,消除一切烦恼,真正心无罣碍,恒常自由自在,妙用无穷无尽。

至于如何修禅定?这个篇幅比较长,有兴趣的话,可以慢慢来学习。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