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准提咒有何功德含义?
发布时间:2024-06-12 12:09:55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准提神咒的意义:

南无:皈命敬从,能度苦恼。

飒多喃:位证无上第一的开士,指准提菩萨。

三藐三菩驮:正等正觉。

俱胝喃:经云:七十七俱胝(无量无边)佛,一时云集,不离本土,来至道场,空中而住。这里谓“百亿集会”。

怛侄他:所谓。即准提佛母与俱胝佛集会说此咒。

唵:引生。意:三身如来,五智佛母,引生一切功德法门。

折隶:以般若降伏其心。“折”即降伏六凡颠倒妄想;“隶”即依法用勇猛至诚奉行众善。

主隶:止住寂静,性善坚固,诸恶不作。

准提:以宏誓住理,以大智断惑,具诸因、行施为。勇于妙有,脱于真空,成就寂灭。“准”折群魔恶道,拔一切苦;“提”持诸佛性善,予一切乐。

娑诃:快快成就。一切祸恶皆散,无尽福善都集。

持诵准提咒的三世利益

(一)过去世的法益

准提经中有说到准提咒的功能可解决过去世的问题。

经中言:“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五无间等一切诸罪,悉灭无余。”

此处所灭之罪在不空译本中说得更清楚:“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

当然‘一切诸罪’就表示了所有过去所造的罪业了。准提咒的功德只要修持一定遍数相应就能够灭除罪业,这也是准提佛母慈悲的地方,对于行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二)未来世的法益

在灭罪文讲完,经文马上就提到修持准提咒的行者未来多生多劫的利益。经云:

◎《地婆诃罗译本》:“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所有资具随意充足,生生常得出家,具持菩萨律仪净戒,恒生人天不堕恶趣,常为诸天之所守护。”

◎《金刚智译本》:“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所有资具随意充足,无量百生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恒生天上,常为诸天之所爱敬,亦常守护。若下生人间,当为帝王家子、或贵族家生,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害,不堕三恶道趣,诸有所作无不谐偶,所出言教人皆信受。”

◎《不空译本》:“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诵此陀罗尼常生天趣,或于人间常作国王,不堕恶趣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若营世务无诸灾横,仪容端正言音威肃,心无忧恼。”

(三)现世法益

在经中此段之后多为现世法益(乐),此处只简略节录,若欲了解请自行参阅经文。

1、世间法

(1)食:若乞食时常持此陀罗尼。不为恶人恶狗等类之所侵害。乞食易得(智译)。”

(2)衣:若无衣者。念诵即得衣(不空译)”。

(3)住:舍宅不安鬼神作祸。咒土四块镇之即去(善无畏译)

(4)行:若在路行诵此咒。无有贼盗恶兽等畏(诃罗译)”

(5)育:

○又法若女人无男女。以牛黄于桦皮上。书此真言令带。不久当有男女(不空译)

○又法若孩子夜啼。令童女右搓线。诵真言加持。结二十一结系于颈下。孩子即不夜啼(不空译)

○若欲求聪明。取石菖蒲牛黄各半两。捣作末以酥和于佛前作曼茶罗。念诵五千遍服之。即得聪明若(智译)

(6)乐:此项不特别列出,因为具足财富就有这方面的作用。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

(一)佛在祗园会上,因哀怜众生易堕三途而说。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福寿无量,令现世得无量福,凡有所求无不称遂,如“如意珠”,一切随心,功效很大。

(二)诵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所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

(三)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苦,诸有所作,无不谐偶,所说言语,人皆信受。

(四)此陀罗尼,有大势力,至心诵持,必当自证,能令枯树生华,何况世间果报?若常诵持,水、火、刀兵、怨家、毒药皆不能害。

(五)若人六亲不和、不相爱念、依法诵咒、所向和合,闻名见身,皆生欢喜,举凡所求无不遂心。况能结斋具戒,一心清净,依法诵持,不转此身,即证菩提,有大功力。

(六)若依法诵持,一心精勤,功力说不可尽,随意所求.速得成就,受胜妙乐。

(七)神咒是诸佛密印,佛佛相传,不通他解。

(八)此法过去一切诸佛已说,未来一切诸佛当说,现在一切诸佛今说,我(释迦牟尼佛)今亦如是说。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令得无上菩提故。

(九)若有薄福众生,无少善根者,无有根器之者,无有菩提分法者,若得闻此陀罗尼法,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若有人能常自忆念,诵持此咒,无量善根,皆得成就。

(十一)此准提咒,一切诸佛菩萨等同说,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坛法。龙树菩萨以偈赞曰:“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天上及人间,受福如佛等,遇此如意珠,定获无等等。”

(十二)《大教王经》云:“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贤圣,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菩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