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先修心,修心先要懂得忍辱戒嗔
发布时间:2024-06-11 11:30:54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佛陀时经常对弟子们说道:「一个有智能的人,他是没有瞋恚心的。如果以瞋报瞋,以骂还骂,则不能算是有智能的人;如果不以瞋报瞋,以骂还骂,不但调伏了对方,也调伏了自己。」

凡夫易起无明,因无明暴跳如雷,这是常事,有时候防也防不得,避也避不开,闪也闪不来,真是难以免的事实,修行者要将忍辱得到彻底解脱,要修到好几劫的功夫,才能度彼岸。

忍辱,在梵语里是ksanti,音译“羼提”,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忍辱”。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

忍辱的八大功德利益

1、忍辱有利于自利利人,自行化他

2、修忍辱有利于持戒,有利于得定,有利于开发智慧

3、忍辱有利于消除业障

4、忍辱能培植福德5、忍辱能解除烦恼,利于修清净心

6、忍辱有利于精进修行

7、忍辱有利于广结善缘,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

8、忍辱能得相好庄严

既然如此,修行的法门该如何著手呢?现在分别阐述三点,供给诸位同参共同勉励:

一、诸法本空,了不可得:脾气是空性的,憎恨心是如幻如化的,心意识是生灭不已的,暴跳如雷也是无常的,何必多此一举,跟境界过意不去,引来与别人结下恶缘呢?

二、功德是功德,脾气是脾气,罪过是罪过:虽互有牵连,但是境界是截然不同的,功不能抵过,过不能抵功,因果丝毫不差,始终没有错乱,功德林岂有被烧呢?这是勉励行人要坚守忍辱之道,以达成度脱憎恨之心,乃至暴跳如雷之脾气,免得八识田中再种下恶因,导致循环不已,其义在此也。

三、发脾气,生大憎恨,必招恶果,除自心腐化之外,亦伤及别人,触恼他人,如是广结恶缘,将招来因果循环的后遗症,怨怨相报,这是划不来的,非菩萨道行者所应有的风范,我们应当戒之!

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对治法,火烧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一时的憎恨或发脾气,把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烧尽,毁在自己的手中,这是要不得的,因此,才有这句火烧功德林的格言。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