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律穿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1-25 10:00:00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在佛典中,有一个故事叫(阿那律穿针)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

他专注吟诵经文,经常通宵不睡觉。由于过度疲惫,所以双眼瞎了。他尽管悲伤,却不颓丧,反而更勤奋学习。

有一天,他的衣服穿了一个洞,便自个着手补缀。后来线脱了,他又看不见,非常难堪。

佛陀知道阿那律的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

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

是佛陀为你穿针。佛陀一面答复,一面为他补缀破洞。

阿那律感动得流下泪来。

怜惜别人,协助别人,是我们应有的职责。佛陀教训我们说。佛陀一马当先,给我们一个好榜样。弟子们知道了,非常感动,都相互勉励,相互协助,为群众效劳。

乐善好施,是佛弟子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在以和为贵为中国传统品德文明基本精力所表现的品德联系上,有力地维护着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的调和一致。扬弃传统品德品德观中搀杂的封建宗法成份,完成其间品德联系在品德上的责任的请求,反映大家对调和、融洽环境的寻求。

乐善好施,一方面反映了大家期望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合作、互爱、互帮的人际联系的情感志愿;另一方面表现了大家对自个与他们杰出社会联系的寻求。助人是因,为乐是果。助人是品格价值的完成,为乐是品格自负的表现。

可是,一个人总让周围的人感到对别人的工作过火关怀,也不分份内份外,这或多或少有干与别人内政之嫌。一朝一夕,别人也会不分什么工作,一概对你敬而远之。隔膜由此而生,出力反不落好。替别人做主乐善好施本是应当大力提倡的美德,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呈现喧宾夺主的状况却属大忌。自个揣度别人的心意并协助出谋划策不失为一种高明的交往窍门,但这种景象下个别的独立性相同很重要,需求予以充沛的尊敬。有时过火的热心可能歪曲影响了双方正常的联系,成果会事与愿违,拔苗助长。因而佛教常用随机说法、观机逗教来度化人。光凭热心,没有才智是不可的。助人以后,别人乐自个也乐是成功的。相反,助人以后,或是别人不乐,或是自个不乐,就应当反省自个了。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