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第三十二课 六度
发布时间:2024-11-24 10:51:12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佛学常识第三十二课 六度

「度」的意思,是说众生在生死苦海里,要度到涅槃乐岸上。有六种方法,按着去作,就可达

到目的。

(一)「布施」 是用自己财物或某事,分布施给对方。略举三种:

1.财,用财物赒济缺乏的。

2.法,说法使人得益。

3.无畏,救拔众生的厄难。

(二)「持戒」 是应止的应作的,都遵守戒律去办。事相甚繁,略说三聚:

1.摄律仪,所有戒条谨持不犯,就是「诸恶莫作」。

2.摄善法,就是「众善奉行」。

3.摄众生,就是「救护众生」。

(三)「忍辱」 是忍耐一切逆境的逼迫。略举二种:

1.耐世怨害,忍受有情侮辱戕害等事。

2.安受众苦,忍受时缘饥渴寒热等事。

(四)「精进」 是磨励身心,进修前后五度。略举三种:

1.披甲,发了大心,不畏一切,好象穿上铠甲,不怕冲锋。

2.有勇,听到难断的事,难能的事,心不怯懦。

3.不退,遇到任何障碍,决不退转。

(五)「禅定」 是止住散乱的妄心,使他寂静观照。方法繁多,不能枚举。修那一门说那一门

,不修,说也不懂。在这里只好举出三大类的总名,略知他的大概而已。

1.世间禅。

2.出世间禅。

3.出世间上上禅。

(六)「般若」 是证得的智能。略举三种:

1.实相,离一切虚妄的性体。

2.观照,能以照察实相的真智。

3.方便,能以分别诸法的权智。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