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撞钟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4-11-17 10:53:49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梵钟是寺庙做佛事,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等事项而撞钟发出的信号;此外,诸如起床、睡觉等无不以钟为号。《百丈清规·法器》中记载:“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

僧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

撞钟为何要定为108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格致镜原》引《绀珠》云:“凡撞钟一百零八声以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之数。”合为108,其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

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敲一百零八下能解除烦恼。敲钟偈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佛教上称为“百八钟。一般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称为晨钟暮鼓,以警觉修行人要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