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先生:懂得退一步,最后成功的是你自己 内容: 南师国学文化 见自己 ▪ 见天地 ▪ 见众生“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 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 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 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 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 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 ”因此他告诉我们一个大的人生哲学,这个宇宙间有一个真理,“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有永远是成功的,有永远是失败的。 “常胜之道曰柔”,柔是常胜之道,谦虚也就是至柔,做人脾气好也是柔;“常不胜之道曰强”,自己好强、好胜,希望永远出人头地,就是不常胜之道。 你们看人生,有很多人个性至强,总想出人头地,就凭这个个性做法就完了。 所以常胜之道是柔,自认为一切不如人,一切退一步,最后成功是自己。 所以“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用刚与用柔,一般人容易了解,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了解。 这两种是智慧的境界,一般人没有这样高的智慧,所以不知道。 我们中国的上古文化,老祖宗的传统,“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强就是强,什么叫强? 强人、英雄之类的人,总要在不如自己者之前抢先出头。 “柔先出于己者”,所谓柔,自己觉得很普通,没有超人之处,就是谦虚、不抢先。 “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者则殆矣”,自觉高明、抢在前头的人,遇到比他强的人就危险了。 “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处处让人在前,知道谦虚,他自己的危险也就不存在了。 “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这是什么道理呢? 一个人自己能谦虚、保持柔,一切不强先出人头地。 “若徒”,徒就是空的意思,不是徒弟的意思。 “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他说这样就是能力不够也会制胜,也能担当天下事。 所以我常说,傲慢的人,他根本就是自卑,不自卑的人不会傲慢,因为自卑的人晓得自己没有什么,又深怕你看我不起,故而傲慢。 自己很充实的人,你看得起我也好,看不起我也好,因为他心里没有你也没有我,他看天下人就是黑压压的一堆,他不管这些。 所以凡是傲慢的人都是可怜人,都有自卑感,因为有自卑感,反过来他就傲慢,他不懂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列子臆说》清朝有一个名士叫郑板桥,他就常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内心要绝对的聪明,外边要假装糊涂。 尤其是家庭夫妇之间,彼此有点不到的事,要装作没有看见。 这就是由聪明转入糊涂,这也是最高的修养。 郑板桥接着又说:“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个福报并不是指信宗教、作点好事或求来生享福的福报,而是为了自己一生心境上平安的福报。 我们刚才说到玩神通、玩聪明的人,结局都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由聪明转入糊涂之故。 ——《易经系传别讲》感恩您的点赞与转发,欢迎来留言区闲聊/评论/吐槽/分享……关注   南师国学文化   看更多精彩好文 国学智慧 / 修身处世 / 齐家育儿 点“在看”,遇知音 发布时间:2019-10-22 16:19:2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