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业在苦之先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业在苦之先这一段相当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 因为修这个法门要修『净业』,对於净业这个定义搞不清楚,修行当然就有障碍。 什么叫「业」? 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业是在『苦之先』,苦是讲的果报,三界之果报。 诸位要晓得,三界统苦,不要以为有乐。 如果你以为三界里头有乐,那是你看错了;三界里面没有乐,只有苦。 在欲界里面,有三苦、有八苦;在色界天里面,有行苦、有坏苦。 纵然生到无色界天,身形都没有了,我们今天所谓灵界,灵界连这个色相都没有了,他还有行苦。 所以说三界统苦,这是事实的真相。 如果认为三界有乐,那是迷惑。 三界的果报叫苦报,这个苦是指三界六道的果报。 业在果报之先,造业才会有果报。 经里面一再告诉我们,造作善业,有三善道的果报,造恶业,有三恶道的果报,不管是善是恶都是苦。 三善道也苦,我们现在人道,人苦不苦? 我们今天作人,尝到人的滋味,人苦! 诸天,佛经里面讲,欲界天有五衰之苦,色界、无色界天有死堕之苦,死了之后要堕落。 这是讲它在果报的苦报之先,而在烦恼之后。 没有烦恼就不造业了,烦恼是迷惑。 惑、业、苦,业在当中,说了一个业,前面这个惑、后面的苦都包括在其中。 佛法并不是单单只讲一个业,说业就是说的惑业苦,这是我们必须明了的。 烦恼有很多种类,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这三类烦恼,特别是见思烦恼,是我们六道轮回造业受报的因缘,我们要特别留意。 见思烦恼要是断了,就能够超越轮回。 《要解》讲到「五浊恶世」,特别将见浊、烦恼浊这两条深入的来讨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见思烦恼。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05 发布时间:2024-08-20 08:56:3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