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R 1312经:本经叙述比丘当断几法、当舍几法与当修几法而度生 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R 1312经:本经叙述比丘当断几法、当舍几法与当修几法而度生死之流? 1312经:本经叙述比丘当断几法、当舍几法与当修几法而度生死之流? 有位多罗揵天子以偈问佛:“断几舍几法,几法上增修? 超越几积聚,名比丘度流? ”从字面上来说,该偈义比较好理解。 有的法当断当舍,有的法不仅不能断,而且还要进一步去“增修”;这里的“积聚”,是烦恼的聚合体,亦即我在前文将之称作“烦恼簇”的东西;“流”乃为凡夫之流、生死之流。 佛陀对此回答说:“断五舍于五,五法上增修;超五种积聚,名比丘度流。 ”断五:是指断除五下分结,即贪、瞋、身见、戒取、疑五种。 “何等为五? 谓有身见、戒禁取、疑、欲贪、嗔恚。 何缘此五名顺下分? 此五顺益下分界故,谓唯欲界得下分名。 此五于彼能为顺益,由后二种不能超欲界,设有能超由前三还下,如守狱卒防逻人故。 ”(《俱舍论》)舍五:是指舍弃五上分结,即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它们是上分界之色界与无色界之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离其界。 色贪,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无色贪,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慢,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无明,上二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之烦恼。 增五法:是指五无漏根,即信、进、念、定、慧五根。 此五根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五根。 信根,信奉三宝、四谛等道理者;进根,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念根,忆念正法者;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慧根,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 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义,上记五种能令人出生无漏圣道,故称为五根。 修行之人虽善芽微发,然根犹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称为根。 越五聚:此五聚为贪、瞋、痴、慢、见五种。 前三者总结为三毒,或三不善聚,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乃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最甚,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为根本烦恼之首。 慢为贡高我慢,谓处处以我为中心,恃我令心高举之烦恼,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为根本烦恼之一。 见有多种,如我见、边见、邪见等。 我见乃妄执为我;邪见乃拔无因果善恶之见解;边见乃为执偏于一边,或执常执断,常陷于偏激。 无论何种见,均由我见而延蔓。 当比丘能断五舍五,并能增五越五的时候,便可以度生死之流了。 (5. 11. ) 发布时间:2024-08-10 09:08: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