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典故事:沙弥的发心 内容: 佛典故事:沙弥的发心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 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 沙弥背着行李跟在长老的后方。 行走间,沙弥心想:「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兴何等道?」于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的殊胜,我应当发菩萨心,广度一切有情。」方才起这个念头,老比丘以他心通照知沙弥已发菩提心,功德无量,于是告诉沙弥:「让我来背行李吧!」于是老比丘从沙弥手中接下行李,还让沙弥走在前头。 行进间,小沙弥又起了一个念头:「修菩萨行,利益众生实在是不容易! 求头与头,求眼与眼,这么困难的事情,我实在是办不到。 还不如证得阿罗汉果,做个自了汉,远离世间的疾苦吧。」老比丘知道沙弥退失了菩萨心,于是对沙弥说:「还是你背行李,走在后方吧!」就这样,一路上来来回回换了三次,沙弥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师父一下背行李走在后方,一下子又换自己背行李走在后方呢? 等到休息时,沙弥合掌请示老比丘其中的原由。 老比丘说:「你三次发起利益众生的菩萨心,功德广大不可思议,胜过三千世界成阿罗汉者,所以理当由我来背行李,走在你的后方。 但是你也退失菩萨心三次,所以当你退失菩萨心时,当然是沙弥为师父背行李。 这就是为什么我又让你背行李,走在后方的原因啊!」——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上》省思: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能速成无上菩提。 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发菩提心是修行首要之务,就像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找出正确方向,否则漫无目的,只是耗费时间体力,徒劳无功。 进一步来说,更是对不起自己今生为人的福报。 因此,任何事都要为自己设定目标,努力实现。 愿大力大,成就亦大。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转)推荐几篇很好的文章:“从佛经中看什么是见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闻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六解一亡”、“《楞严经》精华篇:七处征心”、“《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开示的唯心识观法门”。 发布时间:2024-07-03 10:57: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