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照法师:理观和事行,两者是必不可少的 内容: 达照法师:理观和事行,两者是必不可少的达照法师:理观和事行,两者是必不可少的 达照法师《楞严演义第43集》摘要一宿觉网络共修论坛无论说的多好,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用功,力量非常之弱。 就像我们,听法就是眼睛看到了这条道路,而真正落实在修行上,就是开始迈步,走向目的地。 佛在世告诉我们:理观和事行,两者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双管齐下的话,首先是听闻正法。 听闻正法就是两个方法:一个是自己看书,一个就是听别人讲,特别是听大德法师的光盘和录音带。 我们通过听以后,再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中。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听完以后确实需要去做。 做:一个是思维,一个是实际。 思维就是听法以后,对照自己是生活,看看是否能对照得起来。 比如我们前面讲的六根和十二入一样,十二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那你有没有去思维一下,看看我们的六根六尘,那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并没有离开六根六尘说我们有佛性;不需要离开,当下就是。 还有佛经中的逻辑思维、分析,我们学了这么多,我们按照这种逻辑思维模式去思维,体会到以后,看到其它事情,都能够按照这个思维模式来思维,这个叫正思维,也是一种修行,叫思维修。 第二种就是实际。 实际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特别是没有打坐的生活当中。 打坐是静中去思维,坐禅,印度话翻译过来就叫思维修,也叫静虑。 就是你坐下来,静在那里,然后去思维。 我们平常没有打坐的时间比打坐的时间多得多。 在没有打坐的时候能不能用功呢? 能不能把佛法转成自己的观念,这个就非常重要了。 只有这两样,一个是听闻思维,一个是实践,包括念佛、或者是持咒、或者是坐禅。 通过这两种,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的存在;也这样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的目的。 而佛法的真正目的在哪里呢? 就是可以让我们把生活中、或者还没有出现的痛苦、烦恼化为灰烬。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局限,都是每一尊佛。 十八界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可是我们总是体会不到,所以需要去听闻,去在打坐中实践。 如果明白了“即心即佛”,就明白了佛法。 正因为我们思维修的时间不够,坐下来去观察这种理,来对照自己身心的时间不够,所以每一次大家在听法时可能会感觉听来听去都是一个道理。 确实如此,如果讲第一个道理,六根本如来藏,你听懂了,后面所讲的,都是一样的。 在讲的过程中,我们对法义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加深对这种法的熏习,这个作用,包含了定和慧两种结果。 所以听闻经教和诵经都是一样的。 如果为了智慧读经,那么按照天台宗的观法,就是随文入观。 文字怎么说,你心里就要怎么想。 这样心和文字对照起来,叫随文入观,这是开发智慧。 另外一种是不要管经文说什么,就是一心不乱的读下来。 这个就是定和慧两种。 听经闻法也是这样。 如果你把法师讲的话,对照自己的心,能够对照得起来,能够感受到这些文字的内容,那你就是开智慧了。 如果你不能对照,你在这里,不管法师讲什么,就静静地、行云流水一样听下去,就是增长自己的定力。 也是定慧等持。 整个佛法除了定慧以外,还有一个福德的基础。 也就是说修福德是基础,有福德基础以后,定和慧才是我们真正实践的内容。 有些人特别重色法,就是物质世界,要讲十二入;有些人特别重心法,就是精神世界,要讲六根,或者直接就将第七识,或者结合起来讲。 另外一些人对于色法和心法都很执着,就要讲十八界。 所以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开出这三科来。 发布时间:2024-06-07 19:12:3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