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答崔树萍居士问 内容: 问,地藏王菩萨,为奉行佛法之人,在阴曹职司幽冥教主,系入六道度众生者。 然常人每误为神祇,或灵鬼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则奉行佛法的菩萨,与天仙鬼神,将何由判别耶。 答,神祇乃业报所感,可云职司。 地藏菩萨,以弘誓大愿,在幽冥度脱众生,何可云职司乎。 世人不识凡圣,一概视作神鬼,亦无怪其然。 譬如小儿,只识其家之人,余一切人,彼皆完全不知,当谓一切人,皆不如彼父母之尊贵矣。 既知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方为小乘圣人。 破无明,证法性者,方可谓之大乘菩萨。 而未断烦恼,仗宿福力,得为神祇,尚与天人地位相去悬远。 况已证法身之大菩萨乎。 不知佛法,纵判也不能了知。 已知佛法,用不著判。 问,感应篇,谁人著作。 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 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 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 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 所谓不以人废言也。 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 虫文鸟书,大开文字之端,敢以虫鸟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 举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论是非者之无益繁词。 此种繁词,尚不如春禽昼啼,秋虫夜鸣之有天然风味也。 问,何谓五部六册。 答,此外道妄著之书,分五部类,而有六册。 故名五部六册。 此种书,何须问之。 问此,如不以五经四书为是,而欲研究里巷赤子所唱俚曲。 枉费心神,了无所益。 问,萍任律师处文牍,职司撰稿。 固随时注意,免种恶因,然为人申抑白冤,每遇有犯罪证据充分,委提刑诉时,虽出诸委托者之意旨,然因我作稿而坐罪,于心究有未安。 而今之操律务者,就沪上言,已八百余人,少存良心者,固不乏人,然多有不仅无此不安之心,甚至卑鄙不堪,直接间接蒙其祸害者,不胜屈指。 敢乞开示,斯亦挽救人心之一端耳。 答,此种事,要常常存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吾人之心,自可不造恶业。 否则本为排难解纷立此法,实为敲诈良善,奖励奸宄之据,可畏之至。 倘有别种生计,固当脱离此范围,为最上一著也。 发布时间:2024-05-29 09:14:3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