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意根的五个名字含义 内容: 大乘起信论原文:生灭因缘者。 谓诸众生。 依心意识转。 此义云何。 以依阿赖耶识。 有无明不觉起。 能见能现。 能取境界。 分别相续。 说名为意。 释:一切法的生和灭,都是由于因缘所现起的,这些因缘包括阿赖耶识、意根和意识这三个能变识,其中意根是一切法现起的最重要的因缘,众生都依意根而流转着。 虽然说阿赖耶识是一切生灭法出生的直接之因,但却是由于意根所促成的,没有意根这个因和缘,阿赖耶识则不出生任何法。 意根依着阿赖耶识,随着自心的无明就会见阿赖耶识出生的一切境界法,然后再在心里显现出阿赖耶识所出生的一切境界法,取着阿赖耶识所出生的一切境界法,不断地相续地分别,而丝毫不觉悟自己有这样的无明。 这样的心体名为意根。 原文:此意复有五种异名。 一名业识。 谓无明力。 不觉心动。 释:这样的意根有五种不同的名字。 第一个名字叫作业识,意根是造业的主人,因为有无明,又不觉悟自己的无明,无明力就促使意根心动起意,作意了以后,后续就有触受想思的出现,意根心得决定以后,六识的身口意业行就造作出来了,继而留下了业种,以挨后世受报,于是生死相续不断。 所以说意根是业识,与无明业力相应,与业种相应,与生死相应,当然通过修行就会与空相应,与清净相应,与寂静相应,与解脱相应。 所以修行就是要修意根,断我见,明心见性,转识成智,具唯识种智,最后成佛。 既然意根与业力相应,与业种相应,那么断我见的清净业由意根任持,明心见性的清净业由意根任持,只有意根断我见和明心见性才能任持这样的清净业种,否则意根不能任持,后世就没有这样的清净果报。 同理,造恶业的业种也是由意根任持,意根心恶才能造作恶业,才能任持恶业的种子直至后世。 所以意根具足一切烦恼心所法,也具足一切善心所法。 原文:二名转识。 谓依动心。 能见境相。 释:意根的第二个名字叫作转识,转是流转的意思,也是运转的意思,意根靠着无明力,能把法从阿赖耶识里流转出来运转出来,意根心一动,阿赖耶识就会随之出生境界,意根就会见到境界相,心再动,六识就会出生造作业行,五阴的作用就会现行出来了,后世的生死就不断。 境界和五阴都是随着意根心动而出现的,生死也是随着意根心动而出现的,所以说意根是转动一切法的开关,意根就是转识。 原文:三名现识。 谓现一切。 诸境界相。 犹如明镜。 现众色像。 现识亦尔。 如其五境。 对至即现。 无有前后。 不由功力。 释:意根的第三个名字叫作现识,这个现是呈现的意思,意根见一切法以后,就会呈现出一切法,一切法在意根心中就会呈现出影像。 意根依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变现什么境界,意根就能了别什么境界,心中就能呈现什么境界。 犹如明镜一样显现出一切境界相。 比如说五尘境界像,意根一触马上就会呈现出五尘境界像。 在阿赖耶识出生境界的时候,意根几乎是同时没有前后次序地在心中把境界呈现出来,也不用刻意加工。 为什么说是五尘境界像,而不说是六尘境界像,或者是法尘境界像呢? 这里的五尘实质上是包括了法尘的六尘,以五尘为代表,各自都有各自的法尘,这是省略说法。 否则就说色尘和色尘上的法尘,声尘和声尘上是法尘,香尘和香尘上的法尘,味尘和味尘上的法尘,触尘和触尘上的法尘,这样非常繁琐,于是就简略说五尘。 通常来说意根触法尘生意识,可是五识是如何生起的呢? 有的人就会说,五识是五根触五尘生起的。 但是五根是色法,不是心法,不是识心,怎么能主动与五尘相触有识心的能动性呢? 实质上五根触五尘,还是由意根作主促成的。 意根主导五根触五尘生五识,同时触法尘生意识。 既然意根是主导,那么五尘境界像,意根也会触,触之后就会呈现出完整的六尘像。 作抉择之后,就会出生六识了别和处理六尘境界像。 六识了别一些六尘境界,而不了别另外一些六尘境界,这就是意根所起的抉择和主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4-05-01 09:35:0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