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的修学报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内容: 我的修学报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虔诚顶礼恩师师父上人,顶礼学院大德老师们,弟子提交《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修学报告,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斧正。 我们尊敬的师父上人,高瞻远瞩独具慧眼,从一大藏教中,拈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亲作科判,三开法筵,广宣要义,将现代学佛人所出现的种种弊端,非常详尽的描述出来,及时纠正弟子的错误观念与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教导我们生起正信,把握正行,自求正解。 是一部人人必读、终身受持的学佛入门经典。 老法师过去学教的第一部经典就是此经,由此可知,这部经在整个佛法教学中,它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东汉三藏法师安世高所译。 全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从开端至“奉行普闻”,讲述了事佛得报不同的原因。 阿难尊者代我们这些末法的迷惑众生启问佛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 有衰耗不谐偶者。 云何不等同耶。 ”佛就告诉阿难最重要的原因:“有人奉佛。 从明师受戒。 专信不犯。 精进奉行。 不失所受。 ”佛陀的教诲绝对是真实不虚。 师父上人教导说:“遇到佛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百千万劫难遭遇」,遭遇了,遇到能信、能解、能行,这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善根成熟,过去生中要没有大善根、大福德,遇到佛法也不信、不解,也不会照做,这一生还是空过,不过是阿赖耶里面又受了一次熏习。 对于这一生当中,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不能解决问题”。 “从明师受戒”,“戒”是教诫,是教诲,就是接受善知识的教诲,然后‘精进奉行’,将佛陀的教诲落实到生活,工作上,落实到平常待人接物,依教奉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才能‘不失所受’。 我们学佛一定要有具择法眼,真正大德善知识是可遇不可求,弟子从1995年皈依佛门以来,就接触了师父上人的讲经录像带,听了老法师教诲,听是听了,受持了没有? 没有受持。 或者是受持了少分,没有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总是觉得禅净双修很好,没有一门深入。 后来在北京认识了安徽庐江的小张居士以后,才真正认准了以净宗念佛法门为主要修学的方向与目标。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第二段从“阿难复白佛言”至“罪深如是”,阐述了杀生引起的不良后果与严重灾难。 人们的病痛、地质的灾害、瘟疫的泛滥、以及世界上战争的不断,都是出自于杀生的祸端。 唯有依佛教诲,戒杀行慈,才能转化人心,消除灾祸的隐患。 从“阿难复白佛言”至“可不慎也”,为第三段,说明了师生相处之道。 世尊说“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之人,当视之如佛。 ”这就是尊师重道的关键。 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每一个人要做到自己的本分,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一生当中要以做学生的姿态标准不断勉励自己,一生当中要以做老师的要求警示自己帮助他人。 “学”与“教”都是我们人生的重大课题。 学什么? 教什么? 要时时刻刻把握好,以佛陀教育为根本教育,终身不渝精进修学才是真佛弟子。 “阿难复白佛言”至“可得度世之道”为第四段,说明了世间意与世间事的区别。 这段对学佛弟子,特别是我们在家学佛人说明“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的真实含义。 什么是世间事呢? 凡是世间有相的、有行为造作的都是世间事,我们要不要做呢? 穿衣吃饭也是世间事,吃喝拉撒睡也是世间事,都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士农工商都是可以做的。 但是不可得为世间意。 不可以违背良心。 有贪嗔痴慢在里面。 而且心里不能带意识,不能在意、着意、不能执著,这个就是佛法,否则就是世间法。 觉悟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也不妨碍世间法。 我们学佛要明白这个道理。 第五段从“阿难复白佛言”至“未可取泥洹”,阿难尊者庆幸自己福慧深厚,得值佛世。 当前我们佛弟子也要庆幸自己能够闻到佛法,闻到净土法门,唯有依佛教诲,精进修学,念佛求生极乐净土,才是真正报答佛菩萨的大恩大德。 期望普天下人人都能行善积德,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转凡为圣。 第六段为偈颂。 “阿难因而谏颂曰”至末文,都是阿难尊者一片苦心,代我们末法迷惑颠倒的苦难众生,请佛常住世间,化导群迷。 末法世人,业障深重,佛魔不辨,不信正法,不顺圣贤教诲,随心所欲,自作还自受,造恶受报,苦不堪言。 阿难尊者劝说学佛人,修戒善之因,必得福慧果。 具足诚信,持戒精严,至诚感通,方能效佛度生。 慎勿随邪知邪见,造诸恶业,堕落恶道,受八难地狱之苦,求出无期! 我们有幸得遇佛法,找到一条离苦得乐,脱离生死烦恼苦海的光明大道,定当依循佛菩萨教诲,至诚听受依教修行。 世尊在这部经典教导我们生正信,起正行,求正解,字字句句都是金玉良言,真实不虚。 我们理当终身受持,感恩戴德。 以这部经典作为座右铭来时时对照自己,警惕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错误行为。 以正信、正行、正解把握自己的修学,脚踏实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以上是弟子汇报修学体会,请大德老师批评斧正。 发布时间:2024-04-05 08:51:1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