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索达吉堪布:在违缘面前,可以看得出来,自己到底是不是修行人。 内容: 菩萨复有四法。 无所怖畏。 威仪不转。 何等为四。 一者失利。 二者恶名。 三者毁辱。 四者苦恼。 是名为四。 第四个问题,菩萨如果具足四个法,不会动摇,不会有恐怖,整个威仪不会转的。 何为四法呢? 这个跟前面的整个文字的规律、方式,有一点点不同,这里并不是说下面的四种法让菩萨不畏惧,而是说,菩萨在哪些情况下不畏惧、不动摇。 一是失利,失去了自己的利益。 不管是自己的财富、个人所有的地位,或者大的失败,在这个时候不畏惧,菩萨不动摇,这是菩萨的一种境界。 没有一定的境界之前有一定的困难,就像以前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颂》里所讲的一样,失败由自己承受,胜利奉献于他人,一般来讲很难。 菩萨在失去利益时,没有任何的担忧,没有任何的畏惧,没有任何的动摇,这是第一个。 第二恶名,当菩萨受到各种各样的恶名远扬,或者他的名声特别不好,他也是如如不动,没有任何的担忧,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第三毁辱,受到别人的诋毁、毁谤、毁坏,自己没有恐惧,没有畏惧。 第四苦恼,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痛苦逼迫,以及别人的欺负、蔑视,菩萨也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畏惧。 实际上,我们凡夫人都很在意这些,没有名声、失去了利益、别人诋毁,或者自己身心痛苦,那就没办法,特别在意,特别伤心。 但就像我们讲过的《苦乐转为道用》中所说,作为菩萨,失去了利益的时候,不但不会伤心报仇,反而把这当成一个修行的机会;当受到各种名声或者地位上的毁坏和轻视的时候,他又把这当成一个很好的修行机会。 现在世间人们经常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不一定。 比如别人真正打击你,把你“搞垮了”的时候,你觉得“我垮了,现在工厂倒闭了,这是一个机遇”,除了大乘菩萨以外,一般来讲是很难的。 《入行论》云:“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孩童在海边做沙屋,最后倾倒的时候哀伤地哭着;凡夫人也是一样,当我们的名声失坏了、利益失坏了,或者当我们的快乐没有的时候,特别伤心、哭泣、在意,实际上我们跟愚童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菩萨不相同,在兴盛和别人赞叹的时候不一定很快乐,当他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候会更加坚强,在这个时候,一是不会损害众生,一是不放弃自己的修行正法,这对我们很多人来讲真的很重要。 你们在座的,接受这样的大乘佛法后,快乐的时候、幸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大家都是修行人,都觉得“我修得如何如何”,但是遇到了一些逆境的时候、遇到了违缘的时候、身心不愉快的时候,你原来凡夫的本来面目就无余暴露出来了。 那个时候,自己也可以看得出来,你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在违缘面前,是最好的观察自己修行境界的机会。 平时认为自己修行不错,甚至可能认为自己有一些比较高的境界,如大圆满无生无灭的觉性、中观远离四边的境界、大乘菩提心的境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实际上到最后,恐怕很难很难。 所以,当你的名声、地位、财产等受到损害时,可以看得出来,自己到底是不是修行人。 恭录自《圣大解脱经讲记》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发布时间:2024-01-19 00:31:3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