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没有报佛恩的心,业障很难消 内容: 很多人念经拜忏,很久了,得到佛法的利益不多。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发起报佛恩的心。 你去求地藏菩萨,观音菩萨,首先要发起报答佛恩的心。 比如哪里有观音庙要重修,或者地藏像要请,我们要努力去帮忙。 这就是让三宝住世,这也是报恩方式。 菩萨乘和声闻乘、缘觉乘不同的,就是菩萨要发心利益众生。 有的人要求智慧,就念经拜忏,可是还是开不了智慧,因为没有发心。 心量开了,智慧自然就开啊。 不是上佛学班就好啦。 报佛恩的心没有,利益众生的心没有,想要开智慧,不可能的。 无上的大法,不是小心量的人能得到的。 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就要发心报佛恩。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都在报佛恩,渡众生,他念经,打坐,乃至闭关,都是为了能为释迦如来争一口气。 佛法绝不是小心量的,不是顾好自己,念经拜忏就好。 要发起报佛恩的心,业障就消得快。 有个居士,儿子眼睛被弄伤了,医生说要开刀,她去求观音菩萨,发愿做三个月义工报答。 儿子的眼睛竟然好了,她也遵守了诺言,来观音寺整整做了三个月的义工,扫厕所,清理垃圾,拔香脚等。 还有个居士,她老公的赌博毛病改掉后,她每到初一十五,每周日共修,都是亲自煮了十几盆的素菜来供养观音菩萨,已经持续了两年多,风雨无阻。 这也是报恩的心。 无论拜忏也好,念佛念经也好,如果对三宝的感恩都没有发起,那业障还是没有消除。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十九岁出家,到一百二十岁圆寂,都是要报佛恩。 到了一百多岁,他得知云居山上寺院被毁坏了,就只身到云居山,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把云居山曹洞宗的祖庭给恢复了起来。 真是如他所说的:“但教群迷登彼岸,敢持微命入炉汤。 ”老和尚一辈子想着,就是佛教,是三宝弟子。 当年李根源在鸡足山要毁佛,全山七八百僧人都跑光了,就剩下虚云和尚,他以无碍的辩才智慧,说服了李根源,而且李根源后来成为佛教护法。 我们常讲要报恩,修地藏法门的,就要好好报答地藏恩,护持地藏道场,弘扬地藏精神,让更多的人都能得到地藏菩萨利益。 不管是建寺也好,印经也好都可以,努力的去做,福不唐捐。 古来祖师,都以报佛恩而成就的。 虚云和尚,一生身上无半分积蓄,有钱都用于重修祖庭。 作为居士,老实的护持寺院,护持修道人,这样容易成就。 好比闵公长者护持金地藏,给孤独长者护持佛陀,隋炀帝护持智者大师,像李济深护持虚云和尚等。 佛法是靠祖师,还有大护法的护持,一代代才能保留下来。 对三宝,要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心。 增加一份报恩心,业障就少一分。 对佛,对佛法,对祖师,对护法居士,都要有感恩。 这个心能发起来,业障消除很快。 修行不是做数学题,不是说念了多少经,拜了多少忏,业障就消多少。 这个报恩的心,能发起来,改变命运是很容易的。 没有发起来,只是念经啊,忏悔啊,改变命运很难。 世间人首先要报父母恩,报答祖先恩。 夫妻之间,也要互相报恩,这样修行才算入道。 不要想着,我要拜忏念经,什么都丢给别人做。 这样子自私,怎么能入道呢。 报恩的人,入道比较快。 报恩心少,离道越远。 佛源老和尚在世时,每到清明节,都要去扫墓,给虚云老和尚扫墓。 后来佛源老和尚圆寂,他的弟子给他守墓尽孝三年。 讲起佛法,不要常常谈空,不执著,放下看破这些。 应该切实的做一些报恩的事情。 学佛的人,也是走在大地上,不是飞在空中的。 踏实的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2-12-28 15:52:27 更新时间:2022-12-28 15:53:1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