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父亲节 |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孝心孝行 内容: 619·父亲节在西方国家,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被称为“父亲节”。 其实,中国人有无自己的父亲节呢? 有,而且源远流长,它是由众多跟父亲有关的节日浓缩而成的,如父亲的生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孩子的生日、父亲事业的起点日,等等,然后分开来过。 这样一来,一年间就有许多次,孩子们的祝福也有许多次,父亲的幸福感自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比西方的节日更有亲情味儿,儿女们为父亲过节的场面既孝顺又温馨。 父爱如山父亲的生日古人喜欢将父亲的生日作为“父亲节”,一般要举行家宴,还有“声乐”助兴。 儿女们要亲自为父亲制作生日汤饼,又名“水引”,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寿面。 《红楼梦》里写贾敬的生日宴饮时,儿子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还找来戏班举行大型娱乐活动,极尽奢华。 中华民族尤其注重孝悌,如果说中国关于父亲节的最早提出者应该是孔子了,孔子觉得以孝道表达对于父亲的感恩是最最基本的道德,并提议在父亲生日这天子女要表达对于父亲的心意孝心,《诗经豳风七月》及《封氏闻见记·降诞》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关于子女为父亲祝寿的情形。 那时子女要向父亲鞠躬行礼,而且还要举行寿宴,并亲自为父亲做水引(汤饼),有点儿类似于今天的生日面。 父亲的“科甲日”科甲日就是父亲的“金榜题名日”,即考取功名的那一天。 科甲日是他们功名事业的起点,文化人会一生铭记这个日子,他们的子女更不会忘记。 后来科甲日演变成了父亲的节日,这天要子女无论身在哪方都要回家欢聚一堂庆祝的。 话说苏轼的长子苏迈当时任职河间县令,到了科甲日这天,专程请假从外地风尘仆仆的赶回家中,为父亲苏轼庆祝科甲日。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应孝顺我们的父母,母亲节也好,父亲节也罢,其实都是我们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的一个机会,有些人比较热情开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父母表达爱,而有些人相对来说较为含蓄,就会借着这类特定节日向父母表达心中的爱,会给父母买一些小礼物。 虔心信佛的师兄,还可以为父亲在佛前供花,供果,供灯,也可以在家诵经念佛,将功德回向给父母,祈愿佛菩萨保佑他们身心康泰,自在欢喜。 养育之恩大于天! 百善之首孝为先!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为人母不知母爱深一辈子报不完的恩,就是父母的恩;一生都还不了的情,是父母之情,孝顺父母,不仅仅在于特定节日,平常生活中更要多多陪伴父母! -END- 发布时间:2022-06-19 20:17:59 更新时间:2022-06-19 20:22:3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