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左传》暗藏的三大顶级权谋术,能看懂的人不一般 内容: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 它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 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南怀瑾先生认为,虽然《左传》是一本史书,但实际上《春秋左传》是很好的谋略书。 《左传》重视功利,推崇权谋,从不讳言政治家道德言辞教导的权谋内涵,视足智多谋为政治家的必要素质。 同时,《左传》又有其独特的权谋思想,它教导为政君子尊重人性对道德的需求,可谓“阳谋”。 《左传》里暗藏的这些顶级权谋术,如能仔细领悟,定会对以后的人生之路大有裨益。 1看破,还是说破鲁定公十五年春季,邾隐公前来鲁国朝见。 子贡观礼。 邾隐公把玉高高地举起,他的脸仰着。 鲁定公谦卑地接受了玉,他的脸向下。 子贡说:“用礼来看待这件事,两位国君都快要死亡了。 现在在正月互相朝见,而都不合法度,两位国君的心里已经不存在礼了。 朝会不符合礼仪,哪里能够长久? 高和仰,这是骄傲。 低和俯,这是衰颓。 骄傲接近动乱,衰颓接近疾病。 君王是国家的主人,恐怕会先死去吧! ”夏季,五月二十二日,鲁定公死。 孔子说:“子贡不幸而说中了,这件事使他成为多嘴的人了。 ”那么,明明子贡的预测很灵验,孔子为何要要说子贡是“不幸”说中了,并且批评他呢? 首先,子贡可以通过细节的表现,看到未来的趋势,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在封建社会里,臣子评论君主将要死亡,是非常不合乎“礼”的,所以孔子为了保护子贡,故意说子贡是不幸恰巧说中了。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事贵密”。 谋者之心,机事之密都不可随口而出。 说错了,失去威信;说对了,聪明外露,容易招惹祸端。 《增广贤文》也讲:“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意思就是守住自己的嘴巴,像瓶子一样严密,不要多言。 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宁因不言被人责怪,毋因多言惹祸上身。 2基于眼前小利,还是长远害处吴王阖闾进攻楚国的时候,胡国国君胡子豹趁火打劫,攻占了临近胡国的楚国城邑,并把百姓全部俘虏。 楚国安定以后,胡子豹又不事奉楚国,说:“国家的存亡由于天命,事奉楚国干什么? 只不过多花费一点而已。 ”鲁定公十五年二月,楚昭王灭胡,俘虏胡子豹。 生活中,最可怕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平常与你交好,你也放松了警惕,偶尔说点过头话,他就记在心里。 一旦你倒霉了,你说的话就是他卖友求荣、谋取富贵的凭据。 这是这就是基于眼前小利,还是长远害处的价值判断。 如果只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没有看到长远的害处,那就会做出趁火打劫、背信弃义之事。 胡国看到楚国与吴国激战,无暇分兵作战,就想趁乱捞点好处。 可当楚国度过危机,有精力来对付背后捅刀子的胡国时,胡国不仅不服软,反而很强硬,不仅把原本吃的都吐了出来,甚至整个国家都被吞并。 如此不识时务的强硬作风,要么是真的强到无敌,要么是没有自大到极致。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 为人要有,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这是照亮前方的三盏明灯。 3最大的“阳谋”,最好的权谋鲁僖公二十五年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只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国不投降,就下令离开。 间谍从城里出来,说:“原国准备投降了。 ”下属建议晋文公延缓几天撤军,原国推迟几天肯定投降。 晋文公说:“寡人已下军令,如今三日期限已过,必须要撤离。 信用,乃国家重器,民之所庇。 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 所损失的东西更多。 ”于是下令,退兵三十里。 原国人深受感动,开城投降,心服口服的归顺晋国。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要把信用当做自己做人的根本和行为的准则,其实信用同样是最大的“阳谋”,以及最好的权谋。 对下属,晋文公用信示诚,通过撤军树立自己讲信用的形象。 商鞅变法之前立木为信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自己,晋文公用信示贤,向天下人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更好地吸纳人才。 对外敌,则用信示由。 对于原国来说,被打败投降,还是出于仰慕明君投降,显然归顺的效果是不同的。 《墨子》云:“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有人评价:“胡林翼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宗棠执法如山,人不敢欺;曾国藩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以诚待人,以德感人,令人不忍心欺。 ”所谓大道至简:简单是高级形式的复杂,越是高级的东西越是简单。 权谋高明到了极致,也就越简单化,见素抱朴。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原创(ID:jingboguoxue) 关注京博国学,读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免费关注孔子学堂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在评论区和学堂君一起留言互动喔~※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发布时间:2022-04-11 13:06: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60874